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4%,比上年同期上升4.0个百分点。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会议决定,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全国碳市场上线在即,备受各方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将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
近年来,宁波市提出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希望以此集聚产业升级新动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文具和玩具产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13日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略高于全球增速。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14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获悉,我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储备不断加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明专利达到73.1万件,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3万件,产业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7月13日,我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搭载的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顺利安装,为未来我国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7月10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在甘肃正式启动建设。
国家邮政局13日发布《2021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快递行业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趋势。
在互联网与其他产业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抓住数字赋能产业的新机遇,将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网民规模稳定增长。
今年我国夏粮喜获丰收。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59.3亿斤),增长2.1%。
5G融合应用正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近日,工信部、网信办、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包括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零部件、分析测试仪器和高端装备等共计8个领域、178项科技创新成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当日举行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中说,我国将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记者13日从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等在杭州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杭州举办。
2021中国林草经济发展博鳌大会将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林草行业的相关资源要素,将全新的绿色经济引擎、产业理念,以数字化等新科技手段以及独特运营模式作杠杆,撬动中国经济里的林草经济板块。
7月13日上午,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以“共商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加强中欧绿色领域务实合作开展交流对话。
平南县石硖龙眼迎来丰收之年,预计产量20万吨,产值超20亿元。平南县将多措并举促产销对接,并将于7月底举行2021年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
记者从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获悉,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11日在苏州高新区揭牌。该中心将通过标准制定,建立全国首个数字碳账本,聚力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碳普惠领域的全国样本。
广西平南县将全产业链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聚力打造以绿色功能染整为牵引、科技纺织面料为支撑、时尚高端服装制造为重点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加快建设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显示 12072 条中的 7061 到 7080 条结果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山东港口青岛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吞吐量和航线实现“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