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3.5%和52.9%,比上月回落0.1、1.7和1.3个百分点,但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中国科技部30日通过官网发布最新统计分析数据称,2019年,中国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169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2.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12.3%。
6月28日下午,由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两江产业集团与西安三元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1年中国软件定义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启动发布会在两江新区举行。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1-5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在此背景下,物流需求增势平稳,新兴动能发展势头向好,支撑物流需求持续稳定恢复。物流市场规模增势强劲,物流活动保持活跃,行业景气水平持续高位,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随着操作人员将电子枪固定在直线加速器端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8日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完成了首台科研设备安装。
2021世界5G大会之“5G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会前座谈会29日在北京举行,众多产业界精英、科技企业和传播学者,围绕论坛主题——5G技术如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研讨,以助力5G技术的加速应用,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6月25日上午10时30分许,随着水下机器人顺利开启1500米深水下油气阀门,油气通过水下管汇进入生产处理系统,海面火炬点燃,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宣布,我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
《联合早报》6月26日报道:受到去年同期新加坡实施阻断措施影响,造成较低的比较基础,5月份制造业产值同比大增30%,创10年来最快增速。
造纸行业是我国首批纳入碳交易的八大行业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期间,实现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仍然离不开智能制造这一关键手段。
6月25日下午,全球乳业人才培训中心正式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王莉霞,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培忠出席启动仪式。
6月17日,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市开幕,总投资金额267亿元的46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上游的原料、配件、设备,中游的面板、模组,下游的应用、终端等完整产业链。
作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和东北唯一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2020年大连石化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761亿元,工业占比40.80%,在国内石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居前四。6月24日,记者获悉,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发布了石化产业链的布局方向。
在近日举行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位业界专家表示,在保障能源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去碳化转型,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企业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一期项目在浙江宁波镇海建成。项目建成后,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将形成2700万吨/年炼油产能、220万吨/年乙烯产能。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正在逐渐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总投资160亿元(人民币)的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项目一期23日进入调试生产阶段,标志着中国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生产线在长沙建成,将助力湖南抢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前沿阵地注入强“芯”剂。
日前,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为干热岩这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显示 12101 条中的 7201 到 722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