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能源部长特别会议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欧盟27个成员国能源部长同意尽快制定紧急措施,以缓解不断攀升的能源价格。
阿根廷中央银行9日发布的市场预期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该国通胀率将达95%。
德国联邦统计局近几个月的数据多次显示,能源价格飙升是德国通胀不断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受能源价格高企影响,德国一些企业、医院正面临破产风险,普通民众则选择驱车赶往邻国,只为能加上更便宜的汽油。
最近数月,从阿根廷到突尼斯,从德国到土耳其,多国通胀水平高企,物价节节走高。这与美国货币政策激进调整的负面外溢效应息息相关,再次凸显美元霸权扰乱全球经济之害。
匈牙利中央统计局8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主要受食品价格飙升推动,匈牙利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15.6%,涨幅为1998年5月以来最高。
在出台6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后,欧洲能源和生活物品价格大幅攀升,民生日益艰难。连日来,捷克、德国等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物价上涨,反对对俄制裁。欧洲正品尝对俄制裁带来的苦果。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供应链受阻、极端天气、国际局势动荡等影响,全球粮食市场遭受巨大冲击,主要作物价格急剧上涨,全球多地出现粮食短缺状况。
近日,七国集团(G7)财长举行视频会议并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将采取“紧急”行动,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同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称,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天然气管道将无限期暂停输气,直至故障完全排除。
近期,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体通胀不断攀升,多国出现本币贬值,民生受到冲击,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不少拉美地区专家认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货币政策激进调整,是拉美地区通胀攀升、资本外流的重要原因。
今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四次加息,其中6月和7月分别加息75个基点,为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大幅度的集中加息。美元因此持续走强,国际资金回流美国,造成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胀高企、货币贬值,甚至面临债务违约等风险。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国内8月的新车销量为29万42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9.3%,已连续14个月呈现下降趋势。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9月2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下滑0.1至50,新订单、新出口和就业的扩张速度都放缓。另外,产出、存货和进口都萎缩,当中,产出和进口是过去两年来首次萎缩。
瑞典能源与数字化发展大臣哈沙亚尔·法尔曼巴5日在斯德哥尔摩与到访的挪威石油和能源大臣泰耶·奥斯兰磋商两国电力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示将共同推动北欧地区电力合作以平抑电价。
波兰与欧洲各国一样在飙升的能源价格中挣扎。能源价格高企对波兰民众有直接影响,他们最担心的是能源价格在即将到来的冬季还会继续上涨。
韩国开发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月度经济评估报告显示,韩国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中,但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尤其是制造业出口表现不佳。韩国政府采取措施降低通胀、控制物价、扩大出口,以稳定经济,保障民生。
日本民间机构最新调查显示,涨价商品将超过1.8万种。另有报道说,大规模的涨价9月份才会拉开序幕。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日本进口物价大幅攀高,消费物价随之快速上升。
几乎在一夜之间,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出现戏剧性变化,“北溪-1”天然气管道从技术检修维护变成无限期关闭。受此影响,欧洲能源价格或持续走高,在欧元区通胀率屡创新高的背景下,欧洲加快收缩货币政策的可能性随之增加,这势必进一步放大欧洲债务违约风险。
受能源危机、极端天气以及美联储连续激进加息外溢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通胀率再创新高,经济增长前景更加黯淡。
土耳其统计局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土耳其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0.21%,创下24年来最高纪录。
近期,由于欧洲能源危机不断加深,欧盟国家普遍受到能源价格上涨困扰,民生、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引发广泛担忧。据路透社报道,为应对不断飙升的能源价格,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捷克政府8月29日宣布,欧盟各国能源部长将于9月9日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能源问题。
显示 1387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