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我国的碳中和目标不仅时间紧,而且任务重。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经济学需要对关键问题做出回答。
数字化技术既能够对气候变化起到帮助作用,也可能加剧气候恶化。如何协调数字化技术和气候变化,使二者相辅相成,而并非相互对抗,是当下时代的重大挑战之一,尤其是这两个方面都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和社会复苏的基本要素。
2011年突尼斯革命之后,突尼斯人开始把目标定位到国家污染问题。环保活动人士取得显著胜利,比如2014年宪法中加入一项条款,规定国家有责任保证健康环境,并提供根除污染的手段。
如果中国不大幅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无从谈起。中国的承诺让许多观察家感到惊讶。尽管如此,这一承诺的政策制定趋势并不难认识,即中国开始越发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质量意味着提升价值链,增强本土创新与建设生态文明。
美国总统拜登于2021年4月22日至23日组织领导人气候峰会。此次峰会的召开日期并非偶然——2021年4月22日是国际地球日,也是《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纪念日。此次峰会的目的是鼓励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采纳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
欧盟成员国公开承诺支持“欧洲绿色协议”,但在实施细节上存在分歧。对提议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核能在欧洲未来能源结构中的作用、实现净零排放的技术以及关闭碳密集产业的社会经济后果,各成员国有着不同的看法。
印度许多大企业已经承诺实施雄心勃勃的气候倡议。然而,人们对这些行动的总体影响以及它们与国家层面排放计划的关系了解甚少。本文估测印度企业自愿性气候行动的总体影响。
美国总统拜登在“世界地球日”气候峰会上重申美国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的领导地位,承诺大幅减少美国碳排放,并鼓励其他主要排放国做出雄心勃勃的承诺。美国的气候政策终于走上正轨。然而,此次峰会仍留下一些重要的、挥之不去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拜登计划的可行性和可信度。
沙子是现代世界的支柱。随着世界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过渡,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沙子这种自然资源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电池板都需要沙子)。本文指出改善人们使用这一重要资源方式的3个主要方面。
在美国缺席期间,中国承担了气候行动领导者的角色,承诺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美国重返这一舞台将使气候议程成为这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竞争的另一条战线,但这场更健康的竞争可能让地球受益。
多年来,在全球气候辩论中,即使没有缺席,俄罗斯也一直是一个安静的国家。作为全球主要矿物燃料供应国之一,俄罗斯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设定净零排放目标并制定脱碳战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大型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都面临着新的经济风险。
一套全面的、充分纳入基于海洋的气候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会推进拜登政府重视种族公正、包容性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愿望,而这样一套方案应该:减少排放,增强韧性;创造经济繁荣;推进包容、公平发展。本文针对不同机构给出基础设施和运输政策建议。
自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以来,中国国内增长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增长成为该国总体战略的重要载体。尽管中亚的许多“一带一路”项目仍与不可持续的实践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已制定标准,这有望向“一带一路”伙伴国传达该国的“绿色”努力。
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区域采取行动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并遵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对于应对气候危机至关重要。但是,亚洲国家在平衡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间苦苦挣扎。中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尽管是积极信号,但区域一体化行动将比单个国家单独采取行动产生更大的影响。
要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抗击气候变化,需要世界第四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印度参与。印度在气候谈判中的立场已从阻碍雄心勃勃气候解决方案,演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如果印度和其他国家不最终淘汰煤炭,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的目标将很困难。然而,印度政府仍将煤炭视为未来的发电来源。美国和国际社会需要提出一个足够有说服力的提议,让印度改变有关煤炭的路线。
近年来,丹麦稳步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领导者和榜样。自2010年以来,丹麦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速度超过欧盟平均水平。考虑到丹麦曾经是一个重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同时也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发电的国家,这种转变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在全球层面上,俄罗斯政府完全支持气候议程,并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目标。但是,在国家一级,情况不同,环境没有得到充分保护。随着欧洲绿色协议的通过,俄罗斯发现自己正处于十字路口。该国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现行的被动环境政策,另一种是选择渐进的绿色发展模式。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水安全的重要性和每个中亚国家的优先事项,建议如何通过共同批准的关于水及其相关能源、粮食和气候影响的框架协调国家利益。淡水资源是区域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亚国家尽可能恢复咸海并避免今后发生类似灾害的动机。
美国总统乔·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美国新任命的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也一直在走访各国领导人,这突显出拜登政府在外交政策优先事项中对气候的重视。随着美国重新参与国际气候外交,以及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设定的一系列长期净零排放目标,气候政治正处在乐观时刻。
显示 2234 条中的 1321 到 134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