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不仅是改变欧洲大陆能源、消费者和旅行习惯的革命性举措。它还要求欧洲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如今,欧盟能源构成中有约70%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可再生能源的贡献率还不到15%。如果欧洲绿色协议获得成功,这种情况将在未来30年内完全改变。
塑料的两大优点耐用性和廉价,使其成为现代社会主要材料。但塑料也成为最大祸根,造成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危机。
将碳定价置于欧盟气候政策架构的中心将带来重大好处。要获得这些好处,就需要一个统一、可信和持久的碳价格——这是经济上最佳解决方案。
美国许多城市和郡县都在寻求在社区扩大清洁能源使用,以实现脱碳目标。然而,这些城市目前还没有在能源批发市场上开展可再生能源业务所需的信息。批发市场上缺乏地方政府的声音,不利于消除可再生能源障碍。
通过让政府官员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了解开放数据实践对气候行动的好处、潜在挑战,以及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应对这些挑战的方式,本文旨在促进气候相关数据扩大可及性,确保数据发布具有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在不同碳定价体系之间建立适当的转换因素体系,可能是在《巴黎协定》基础上协调开放世界贸易体系与减缓气候变化要求的现实方法。这个解决方案将允许每个国家自行决定是否要为温室气体排放定价。
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ETS)占全球排放量和排放量增长的近90%。2020年每天约有10亿欧元的排放配额交易量,还有大量期权和期货交易。有迹象表明,有数百家投资公司正参与着碳排放交易,表明碳排放交易正在成为金融市场的主流。本文认为,欧委会可能会在欧洲范围内扩大其排放交易体系。
中国制定了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十四五”规划。通过强调包容性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和更为成熟的民生概念,新规划将成为迄今所有规划中最以人为本的规划。“十四五”规划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机遇,通过应对数十年快速增长后显现的社会和环境挑战,助力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气候变化和环境外交至关重要的一年,是启动绿色复苏的一个切实机会。定于今年举行的众多国际峰会和学术会议等为加强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机会。为减轻气候危机的最严重影响,多边组织和政府必须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并追求全球协调的共同愿景。
在疫情后,碳排放税是非洲政策制定者显而易见的选择。碳排放税可以为复苏计划增加急需的大量收入。同时,碳排放税具有短期国际收支利益,并激励长期绿色投资。因此,这是后疫情时代最完美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政策。
美国联邦证券法的基础理念是,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良好运转。对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防止气候变化破坏性影响这一紧迫目标而言,这一点尤其如此。对企业来说,这些影响既包括有形风险,也包括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风险。这种转变可能涉及广泛政策、法律、技术和市场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有相关风险。
近期,美国遭遇强风暴带来的雨雪天气影响。在极寒天气之下,德克萨斯州大面积停电。虽然无法肯定这场严寒是气候变化的征兆,但是全美上下频繁遭遇的极端天气足以说明气候变化并非伪命题。德克萨斯州的例子表明,美国既需要生产更清洁的电能,也必须保证输电网络的可靠性。
2009年,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共同调动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2015年的《巴黎协定》重申了这一承诺。如今,2020年的最后期限已过。本文研究了自2009年以来发展资金整体增长程度,并将其视为可被描述成“新增的、额外的”气候融资的上限。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美国经济中许多现有问题,并产生新问题。现在,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和国会在复杂历史挑战中就职,本文为美国提供一系列创新、可执行的联邦政策建议。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国成为事实上的全球气候领导者。为重申美国在气候方面的领导地位,拜登不仅需要投资于绿色倡议,而且还需要开展国内对话。在这两方面,美国都落后于中国。
到20世纪80年代末,气候学家们就人类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达成广泛共识,促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2年通过。在这方面,苏联是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声音。但近50年后的今天,情况恰恰相反:俄罗斯在全球气候问题上明显失去领导地位。
2021年国际气候政策议程将需要加快步伐,完成2020年未完成的许多工作。受疫情影响,一些工作的截止日期推迟,且进程变慢。2021年初,主要气候政策大国的立场是什么,国际谈判势头如何?
气温不断上升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气候变化的物理影响——不可预测的降雨,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特别是在粮食安全、生计和被迫流离失所方面,产生了严重后果。
印度会因气候变化而损失很多,也会因向气候适应力经济转型而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方面获益很多。本文列出印度需要解决的一些基本系统领域,以及外国盟友可能与该国合作的一些方式,以确保印度安全向后疫情时代过渡。
能源转型是实现2016年《巴黎协定》所设定目标的全球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欧盟已同意共同努力提供实现能源转型所需的资金,但还需要更多。本文就中欧合作提出了建议。
显示 2236 条中的 1381 到 14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