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情况下,气候相关灾难确实加剧了与内部武装冲突和社会动荡有关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气候变化正在加速。未来的气候安全风险尚不确定,但可能远高于当前。
如果不进行新的核能投资,英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将面临风险,这意味着英国对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性日益增加。这可能导致政府不得不在实现净零排放和化石燃料发电之间进行选择。报告认为,要确保英国能够以符合“净零排放”的方式应对到2050年翻番的电力需求,政府就必须继续支持核能发电。
本文旨在根据气候科学,为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气候相关物理风险共识,为确定公众可获得指导意见中差距,以评估这些风险,并提出有助于更好进行风险评估,进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潜在资源。
未来数十年,中国的排放路径可能是决定《巴黎协定》中气候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大因素。这是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在不断增长,其碳强度取决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
国家自主贡献(NDCs)是各国实践《巴黎协定》目标的主要工具,即各国衡量自身能力与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减碳目标,以确保人类能达成《巴黎协定》的总目标。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截至2020年10月提交的16份国家自主贡献书)如何讨论气候相关安全风险,并将其与2015年进行了比较。
解决环境正义问题是拜登和哈里斯政府的首要任务。在美国新总统拜登就职一周后,他在白宫将1月27日定为“气候日”,并签署多项行政命令,其中一项旨在“确保环境正义和刺激经济机会”。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洋环境迅速恶化。由于对疫情期间使用的一次性口罩、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PPE)处置不当,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日渐增多。这种状况所带来的后果甚至可能比疫情还要严峻。本文认为,核技术可在改善海洋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为解决海洋中塑料垃圾增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持续的科学方法。
鉴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轨迹,以及为实现气候目标而需要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消除二氧化碳势在必行。此外,大幅减少排放所需时间越长,负排放就会变得越重要。或许可以提供自然解决方案、依托于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混合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利益。
“三海倡议”国家可以成为美国支持的、旨在减少有害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联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不忘记能源安全优先事项的情况下,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共同的利益,这就是“三海倡议”国家和美国可在“绿色”层面加强合作的原因。
拜登政府承诺,将引领美国联邦层面气候行动进入一个新时代,承诺扩大可再生能源,并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本文讨论减排、清洁增长和能源可恢复力等关键措施,如何影响人们对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的看法。
2019年6月,欧盟委员会前任主席容克在任期即将结束之际,宣布欧盟与南共市(由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结成的贸易集团)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文章指出,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欧盟各国议会、国家元首和欧洲议会对于该协定的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拜登新政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加快全球气候行动,并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对任何一届政府来说,一条简单的黄金法则是,到有机会和动力的地方去。这也应该是气候行动的黄金法则:在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加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与取得进展的人合作。
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导致资产价值损失,设施运营成本增加和经济利益下降。面对这种情况,各国必须让基础设施更具气候韧性,这样做最终是物有所值的。然而,目前旨在让基础设施资产具有韧性的渐进式变革已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人们亟需一种新方法。
除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之外,气候变化还对地缘政治稳定产生影响。虽然气候影响本身并不是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冲突背后唯一因素,但气候变化有可能加剧现有问题并增加不稳定性。
气候变化对地球构成前所未有威胁,需要快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这将影响劳动者和社区,并对社会产生更广泛影响。政府、劳工团体、投资者、公民社会和环境组织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公正过渡原则来处理气候政策的社会影响,并确保劳动者和社区在这些变化中得到支持和赋权。
文章解释了贸易政策如何成为加强气候政策的杠杆,重新研究贸易工具箱及其气候效用,以及世贸组织关于影响贸易环境措施的现有判例。本文最后提出如何设计一个气候驱动的贸易议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冲突,并提出具体建议供决策者在短期内考虑。
中国和美国仍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他们都是创造低碳能源技术的重要贡献者。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清洁能源技术的市场和制造者。从科学角度来看,如果中国和美国都不采取积极行动,在未来10年减少排放,就不可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2020年11月5日,墨西哥批准埃斯卡苏协议,这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之间关于建立区域透明度和环境标准的协议。墨西哥成为第11个批准该协议的国家,使得批准该协议达到法定人数。因此,该协定可于2021年生效。这一创新多边文书,旨在促进公民参与和改善公民在环境问题上权利。
《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2050年欧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碳中和。这并非易事。要想成功,《欧洲绿色协议》将必须促进欧洲工业结构进行重大转变,包括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以及从内燃机汽车向电动汽车过渡。
新冠肺炎疫情已显著改变当前世界形势和优先事项。这对可持续发展有何影响?本文通过聚焦塑料行业来分析这些挑战。
显示 2185 条中的 1361 到 13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