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在促进中亚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1月重新向世界开放以及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政治关系改善,澳大利亚工商界领袖又重新前往中国考察他们的业务并参加各种会议。
电动汽车市场继续稳步推进。汽车行业继续将电池驱动作为唯一可能的无污染排放运输解决方案。
新兴国家的债务危机正在推高农产品价格。有观察认为,由于出现债务违约问题,难以购买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些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可能会陷入停滞。
国政府和行业都专注于确保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安全,并扩大电动汽车价值链。一些美国汽车制造商仍然有兴趣与中国合作。毕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电动汽车市场。
今年,比亚迪可能会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销售商。
随着消费者回归、商业活动正常化和信心改善,中国经济在2023年似乎有可能实现体面的复苏。
中国在前所未有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发挥一种“地缘经济”影响力。
中国已成为中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库曼斯坦是该地区第二大国家,在能源、油气、基础设施、交通、信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旗舰项目下的工业化等多个经济领域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跨国企业的高管们正陆续重返中国。
美媒认为印度意欲复制“深圳模式”绝非易事,iPhone开启“印度制造”时代为时尚早。
先是快时尚巨头希音,现在其他中国品牌也正扬帆海外,在追求同样的成功。
应充分享用智中自贸协定的政策优惠,将中国的高科技设备和机械出口智利,将智利及周边国家的安全食品运往中国市场。
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吸引了对绿色资产有强烈偏好的外资银行,而不是引发资本外逃。因此,气候政策似乎是决策者的双赢策略,通过直接解决碳减排问题来改善环境,同时也通过吸引外国资金来支持绿色政策。
一旦停电、火车停运,工业就无法蓬勃发展。南非公用事业需要私人投资和有效管理。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一周年。通过降低关税和采取贸易便利措施,该协定推动各成员国的贸易。成员国之间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变得更加频繁、更加便捷。
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它将在基础设施之外提供更加广泛的发展机遇,涉及绿色经济、人工智能应用以及6G等领域。
鉴于中国放宽防疫措施后负面影响小于预期,加之商业活动加快复苏,分析师正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在中国政府取消新冠肺炎疫情动态清零政策后,中国经济活动在1月份摆脱了长达数月的低迷状态,这对今年面临一连串挑战的全球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去年来之不易的好于预期的增长显示了其极具韧性。近几周,中国市场和政策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和火车头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凸显。
显示 12819 条中的 2261 到 2280 条结果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