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近70年来的全球主导地位正被逐渐削弱。缺乏强有力的替代品已成为这种“绿色钞票”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维持霸权的最大支撑。
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对中国重开国门表示热烈欢迎。毫无疑问,中国的开放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复苏,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城市的市场中。中国游客将很快回归旅游市场,首先是周边国家,然后是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也将逐步重回正轨。
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格局出现前所未有的动荡之际,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下一个“亮点”。
欧盟要实现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全面联盟,同时强化欧元的国际角色,确保以欧元计价的安全资产供应充足至关重要。
本文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巨大价值潜力,以及跨行业的成功应用案例、经验教训和实际影响。
随着城市压力不断增大,城市如今产生全球一半的垃圾和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剧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退化。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世界各地的城市已采用循环经济,以便减少城市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021年,中国商品出口名义上增长29.9%,商品进口增长30.1%。预计2022年中国商品出口将增长8.7%,2023年将增长3.1%,在进口方面,预计2022年增长3.9%,2023年增长6.9%。
本文提出《2030年东盟可持续货运战略》,旨在让东盟成员国能够应对新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风险与机遇。
技术和商业密不可分。企业家利用技术进步,并凭借技能和运气,将其转化为有利可图的产品。反过来,技术也改变公司的运作方式。
跨国公司被迫加强其供应链和业务的抵御能力。为此,它们让供应商多元化,建立新生产基地,将生产转移到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对外国投资者而言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提振将帮助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9%。
随着中国在调整防疫措施后恢复经济活动,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愈发被看好。
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23日在澳大利亚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对于需求受到压抑、消费者在中国果断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将打开钱包消费的预期,支撑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全球航空业预计在今年年中实现反弹。
随着春节假期出行迎来高峰,中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17日熙熙攘攘,初步显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
过去十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142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1.29%)增加到2019年的235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1.68%)。
彭博社对经济学家进行的最新调查的预期中值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5.1%,2024年预计增长5%,高于上个月调查的4.8%和4.9%。
本文简要回顾了2022年底通胀的宏观经济驱动因素,然后研究过去十年持续能源投资不足,以及这如何使市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本文还考虑了私人资本如何能够加快清洁能源采用,以适应不同市场独特条件和需求。
2021年美国严重的预算和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高通胀。如今,预算和货币政策错误可能会导致一场不必要的衰退,这似乎是一种真实风险。除非美联储很快松开货币政策的刹车。
显示 12819 条中的 2361 到 2380 条结果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潮涌新疆70年 丝路新程:立体通道联通亚欧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