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会与中国达成一项协议来避免经济混乱,并吹嘘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协议。达成一项开放贸易的协议也确实有益,但美国需要一个多方面的战略,也需要与中国继续接触。美国应与包括中国改革者在内的合作伙伴合作,来改变中国的行为。
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能源依赖型增长,无论是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还是石油化工生产和全球炼油业务,都将对亚洲经济的变化、新技术和效率创新十分敏感。如果不对补贴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结构性改革,现在对债务融资的依赖将使未来面临艰难的财政选择。
日本的新干线已有50年的历史,日本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利用新干线进行区域发展。本文介绍了新干线相关区域发展案例,包括国家经济规划、旅游推广、新干线车站周边发展等。目前,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国家,正在实施几项高铁发展计划,日本的经验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鉴于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美国持续加息以及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动荡,由金融不稳定带来的金融压力很可能继续存在。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发了一种可衡量金融不稳定性的金融压力指数,并分析了韩国和新兴经济体金融不稳定因素的变化,以及各种外部冲击对韩国金融压力的影响。
非洲不再是以往的“绝望大陆”,并成为了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然而,高增长并未带来饥饿人数的大幅下降。与之相反,2017年除东非外,几乎所有非洲地区的饥饿人数都有所增加。非洲的高经济增速掩盖了非洲民众的脆弱性。总之,饥饿仍然是非洲面临的最大发展挑战。
如果不对回收、再利用和修复废旧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大量投资,发展中经济体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循环经济”(CE)概念正迅速成为弹性增长的新模式。本文探讨了协调区域贸易政策和投资计划以迅速扩大发展中国家循环经济规模的机会。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字技术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各个领域的变革,现在需要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有创新精神和复原力的社会。这种变化的核心是数据的使用。它是大量可用的,但如果使用不当,将带来危险和不受欢迎的结果。
目前的分析表明,从成员国的角度来看,欧洲央行的共同货币政策比此前的多数政策更有助于稳定经济。通过使用共同货币,欧洲货币政策也基本上不依赖汇率。但是,央行无法应对长期的宏观经济失衡。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欧元区国家免受危机,应优先考虑改革货币联盟和财政政策,以及完善银行业联盟和资本市场联盟。
笔者近日赴秘鲁、巴西、墨西哥等国调研“一带一路”对接拉美的情况,发现拉美政学两界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反应不一而足,呈现“理解与误解并存、认同支持与认知缺失相伴”的特点,深感在拉美推进“一带一路”需考虑地区特色,五通环节尤其要注重“民心相通”和“政策沟通”。
“一带一路”建设必将为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发展提供补充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也符合印尼当前动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业发展,特别是改善国内和国际互联互通的战略。不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对在印尼落实这项倡议构成挑战。
本文讨论了过度依赖自由裁量政策的一些担忧,强调了更多地利用自动财政稳定的机会。自动稳定器的设计目的是在经济低迷时期扩张,在经济扩张时期收缩——提供及时和临时的财政刺激。本文评估了联邦政府可用的各种政策对策,并认为如果设计得当,自动稳定器可以成为应对衰退的政策工具的有效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是可能发生大额投资的领域,可能创造就业机会,支持中小微企业并孵化电子产品创造者。到2022年,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将从350亿美元增长到1000亿美元,因此风险如此之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印度政府也因为试图“保护”当地产业而受到了一些方面的抨击。突然之间,印度被视为放弃了对自由贸易和投资的承诺。
过去的五年中,英国脱欧、特朗普胜选、乌克兰危机等重大事件都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世界秩序。这些危机事件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从而让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和收购行为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然而,中美两国在贸易和产业政策方面的冲突致使欧洲加强了审查。
印尼总统佐科预计将在第二届任期内推动关键政策改革并加速经济增长。尽管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放缓,但在佐科的第一届任期内,印尼经济表现仍然相对较好。佐科在改善国家商业环境和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条件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他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政策也值得称道,但需要对国家经济的其他部门有实在影响才能加速减贫。
最新数据表明,经济增长放缓是全球性的,但在欧元区尤为明显。欧盟委员会负责预测的官员表示,商业或金融周期似乎不太可能导致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尤其是欧元区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放缓,以及欧元区制造业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
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存在根本性矛盾:一方面,中美技术供应链的脱钩或可消解中国企业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及其西方伙伴希望中国能够实质性地改变该国由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这两个目标完全矛盾。如果不加深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融合(和依赖),就不可能实现经济自由化。
过去十年中,人们见证了全球创业生态系统的急剧发展。在非洲也是如此,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南非的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加纳的阿克拉和埃及的开罗等非洲城市都出现了热闹的创业景象。本文概述了这一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对这六个城市的近期动态进行了比较。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印度:迄今为止莫迪政府在2014年上台以来履行其承诺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印度发挥其潜力所需的改革规模。分析表明,莫迪在吸引资本和改革银行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印度仍然没有吸引足够的外国直接投资来吸收劳动力,因此有大量工作尚未完成。
北京正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的规范性秩序仍然存在问题,有关这些项目的财务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问题正日益成为辩论的核心。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意见,中国重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同样真实的是,中国成功让世界注意到困扰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大基础设施赤字,并让发达国家认识到自己在提供全球经济愿景方面的局限性。
中美之间关于知识产权和相关贸易问题的世贸组织争端案件仍悬而未决,但无论结果如何,都有助于澄清关于解读《知识产权协定》(TRIPS)、《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理解》的一些重要问题。这些案件的结果或许也会让世贸组织协定范围以外领域的划分更加明确。
显示 12797 条中的 7661 到 76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