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对大型科技公司得到审判表示赞赏,但以往的反垄断执法行动行动迟缓,对直接遏制科技公司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不过,反垄断也并非完全无效。随着全球反垄断监管机构努力识别和纠正大型科技公司的反竞争行为,他们还要能够维护支持创新、创业投资和产品开发的环境,以便改善世界各地的生活。
2018年联合国秘书长指出,科学技术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是学术界、私营部门和政府致力于减轻新技术带来的风险的一种方法。本报告探讨了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如何帮助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传播和军事使用可能导致的人道主义和战略风险,从而实现针对人工智能的军事用途的军备控制目标。
将人工智能(AI)用于军事已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2019年,一些欧盟成员国呼吁成员国之间在国防领域就人工智能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与合作。本报告探讨了为何欧盟及其成员国将从制定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军事用途的原则和标准中获得政治、战略和经济利益。
人们正在进入数字经济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日益显示出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自动化和进行决策的鲜明特点。这一数字化转型阶段正在向前推进,并将影响商业模式、全球价值链和世界秩序。
人工智能和新数字技术驱动的全球化新阶段很可能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就像先前阶段为制造业所做的那样:大大增加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这种前景为国内政策和贸易政策提出了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数字可交付服务中的贸易问题以及数字贸易政策的地缘政治。
迄今为止,美国一直是数字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但过去20年来,中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既使自己免受美国技术主导地位的威胁,又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了自己的数字影响力。华盛顿和北京似乎相信,数字支配地位将带来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力量。
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语音助手助长不公平的性别刻板印象,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更多关注的领域。随着人工机器人和语音助手变得越来越普遍,评估它们如何描绘和强化现有的关于性别与工作之间联系的刻板印象,以及它们的开发团队人员构成如何影响这些印象,至关重要。
快速的虚假信息攻击是数字生态系统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随着社交媒体生态系统不断壮大,以及人们能够利用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传播信息,快速的虚假信息攻击将会在线上领域反复出现。应对这些攻击需要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要在数据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评估在线资源的可靠性。
中国征服太空的步履日渐坚定。目前正在进行的嫦娥五号探月任务是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的首次月球往返任务。与该项目相关的多项行动都被中国媒体全程直播,这无疑显示出中国对本国航天能力的高度自信,也表明其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本文审视了隐私、人工智能、政策和医学进步的交叉问题。通过对高级军事领导人、技术人员、医疗专业人员和学术界的采访,本文调查了在国防部医疗保健中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潜在影响。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公共政策文件和相关技术研究,以发现政策解决方案,并强调针对这一问题的创新补救措施。
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建议指出,它将推动国家实验室的发展,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生机勃勃的私营部门,它将与北京和上海一道受益于这一努力。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技术竞争正在加剧,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和先进半导体等尖端领域。随着竞争加剧,两国间的贸易和技术脱钩也开始加速。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推动脱钩,而在于从长远来看脱钩对美国有多大好处,以及美国如何有效管理脱钩进程。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评估脱钩对双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
在中国和美国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中,以色列选择将目光投向西方。2020年9月,以色列推出了基于西方基础设施的5G通信网。随着这一发展,以色列加入了美国的清洁网络计划。
2019年11月,新加坡政府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战略》(NAIS)。这一战略有三大愿景:第一、将新加坡打造为开发、测试和扩展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枢纽;第二、用人工智能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在关键经济领域实现增长;第三、使新加坡具备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中蓬勃发展的必要技能和能力。
中国正在发展所谓的“数字丝绸之路”,与选定国家在技术领域(包括5G网络和电子商务)展开合作。“数字丝绸之路”于2015年首次被提出,它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华为、中兴通讯和阿里巴巴等大型中国公司向新市场扩张,并获得大数据的访问权限。
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战争的进行方式。最近,人工智能的数据推断预测能力取得进步。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机器可以取代人类决策者。人工智能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技术的复杂程度,还取决于组织在特定任务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
中国航空事业在2020年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一、太空发射率节节攀升。截至2020年11月17日,中国已完成34次发射;二、中国与外国太空初创公司合作研发低成本卫星推进燃料。中国正与法国企业ThrustMe合作,探索基于碘的推进技术;第三、据报,中国于9月4日进行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测试取得成功。
印度太空部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公布了一套新的太空政策指南,令人耳目一新。指南同意外国公司在印度建立太空相关设施,并给印度太空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开了绿灯。因为这不仅会带来更好的技术,向印度介绍最佳国际惯例和专业知识,还能吸引印度年轻人从事航天科学和技术领域的职业。更重要的是,印度军队也从中寻获机遇。
本文研究了中国的太空发展情况及其太空优势。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一些雄心勃勃的中国太空相关项目,如球面望远镜、天基太阳能等。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试图勾勒出未来几十年中国航天项目“目的地”的面貌。尽管存在政治分歧,印度和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有着类似目标。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在公共服务中使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趋势有显著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种趋势大为加速:为遏制疫情传播,印尼公共机构不得不缩减工作时间和限制访客人数,这反过来推动了印尼公共服务数字化。
显示 3248 条中的 2141 到 2160 条结果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山东港口青岛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吞吐量和航线实现“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