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边关系发展的背景下,印度和俄罗斯在10月15日开始的果阿金砖国家首脑会议期间签署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网络安全协议。在莫斯科的坚持下,协议的内容不太可能公开。熟悉协议的官员表示,协议是“开放式的”,为两国在打击网络犯罪,国防和国家安全事务方面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次技术革新浪潮中,人工智能诞生并发展。现阶段,人工智能正在从专有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过渡,由数据、算法、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群和应用场景互为推动,协同发展,自我演进。人工智能已不再局限于模拟人的行为结果,而拓展到“泛智能”应用,即更好地、有创意地解决问题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云计算在欧洲的角色及创造无障碍的跨大西洋数字经济所需的条件。云计算在欧洲的使用发挥其最大优势了吗?不同国家对云计算的使用有哪些差异?采用或不采用云计算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采用新型数字技术对中小型企业有何影响?本文对上述及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
近几年,中国国内医疗技术行业的并购势头保持强健,并购案例此起彼伏,2014年和2015年在医疗技术行业,数量和规模都较之五年前有大幅度的提高。经BCG分析,全球医疗技术行业并购及投资市场自2010年起,一直保持在每年130~1402起交易数量左右;且大约有10%以上为5亿美元以上的交易,规模远大于中国医疗技术行业。
美对联邦政府全额或部分出资购置、由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或其它非营利机构运营的大型科研仪器平台要求建立共享机制。这些平台可分为合同采购类和拨款合作类平台两大类,政府出资方式、资助目的、出资额度、平台所有权都不相同,适用的法律规定、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而言都做到了有法可依、规范运行。
近几年,许多国家阻止了一些特定的应用,关闭许多特定的服务(如即时消息和网络语音通话),关停一些移动通讯服务或中断整个网络。这些行为把人们和他们的家人、朋友和生活分隔开,破坏经济增长,干预创业生态系统,而且因妨碍经济活动而威胁社会稳定。
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从现在到2021年间,无人驾驶车辆有望产生67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和3.1万亿美元的社会效益。为了获得可能的收益,美国需要应对重要的经济、法律和监管问题。通过采取前瞻性行动,政府和企业能够刺激市场并帮助美国成为该领域的世界领导者。
中国启用了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于贵州的一处天然山洼中,酷似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中国的FAST望远镜规模巨大、高度敏感,其反射面板还可单独操纵。FAST望远镜大部分技术是由澳大利亚的世界级科学家所研发。
G20杭州峰会期间,中美元首继续就网络安全问题上展开讨论,并进一步达成共识,继续推进去年9月两国元首在华盛顿会晤时就网络安全达成的建立中美在网络空间互信的“六项共识”。
2016年4月,以色列国家网络防御管理局正式开始办公。该局建立的基本指导原则是:需要民政部门各机构间密切合作进行网络空间防御。因此,建立一个侧重于网络安全的民政机构成为必要。未来,该机构还须承担一些传统上由以色列安全局进行的保护关键国家基础设施的工作。
《方案》明确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事实上,这不是中国城市第一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中心。去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要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认为,车联网可能提高公路安全、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空气污染。不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设计者必须克服基础设施落后、天气恶劣、频谱不足、黑客攻击和公众认可等发展障碍。
2015年11月,欧盟制定了新的网络中立性约束规则。几个月之前的2015年2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了现行版本的“互联网开放法令”。欧洲网络中立性新规并没有复制联邦通信委员会2015年“互联网开放法令”的内容。二者反映了非常不同的管制竞争政策及市场现实;另外,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同问题的触发。
作者认为,与其过度监管整个零日市场,美国政府不如为个人、企业和政府建立奖励机制来发现软件漏洞,公布并修复漏洞,进而减少受攻击的风险。美国政府应扩大根据刑法和版权法进行的安全研究的豁免范围,推广产品开发早期的安全软件工程并在整个联邦系统内发展漏洞报告奖励计划。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AFP)的区域性介入活动必须维护并改善与每一个国家的双边关系。国际刑警组织全球创新综合机构(IGCI)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为亚太地区提供了独特的潜在区域协调机制。考虑到人口普查网站崩溃已经将网络安全推到了公众辩论的最前沿,投资开发这样一个机制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量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让窃听或拦截通讯行为更为困难。但量子通信系统可能并非铁板一块。可以肯定,这一系统的量子部件都是安全的,但这一系统也包括电器元件和人工操作。这些新系统中存在薄弱环节,而这些薄弱环节将成为打击的目标。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
G20能够有效应对的网络问题包括:商业网络间谍、和平年代的国家间网络攻击,以及对自由数据流的限制。国家发起或支持的商业网络间谍行为会使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和平年代的网络攻击也是巨大的挑战,可能导致巨大的商业损失,并威胁民众生活。限制数据自由流动是新出现的另一个阻碍,这增加了商业成本,扭曲市场,并降低效率
就拿网络合作为例,欧盟为摆脱对美依赖、汲取搭美国便车教训,十分热衷于在5G通信技术上与中国合作;同时,又难以摆脱对美依赖,在网络安全法问题上与美抱团对中国施压,希望放宽对美欧企业和NGO在华经营的源代码限制,减少对其管制。这是欧盟政治上需要中国而行业上设绊中国在网信领域的具体体现,损害了中欧战略互信及合作水平。
预测未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但似乎可以预测的是网络攻击――无论是间谍活动,破坏活动,甚至是战争――将是未来数年国际安全与稳定的一个持续威胁。本文从外交政策视角看待国家如何应对这一预测的问题,聚焦的是国家行为者引导或赞助的网络攻击。
为了更好的保护病人隐私,需要确认黑客攻击背后的动机,并把被盗医疗数据可能被滥用的所有方式进行分类。我们依然需要更多的了解黑客索要医疗数据的原因及他们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赚钱。政府机构可在这方面提供帮助。
显示 3226 条中的 3181 到 32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