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人工智能的领导者,而香港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作用。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是强大的,并将继续增长。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其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高达41.5%。到2025年,“预计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繁荣方面的积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SEIDA是一家芯片设计服务商,其称专业化的软件工具OPC是芯片设计“不可或缺的技术”,并表示将在2024年初提供该工具。SEIDA表示,该产品的中国版本将“打破外国垄断”,帮助中国芯片技术实现自力更生。
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目标的关键动力之一。关于中国企业的ESG表现,在认识与实践之间存在差距,数字化转型为ESG发展提供新思路。
中国科技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国际市场。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追求新市场,也是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与监管限制做出的战略调整,突显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不断演变。
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1%。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私营企业。
“数字丝绸之路”在东南亚的未来将取决于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获得主导地位的能力,以及在该地区数字市场中扩大份额的能力。
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在国际上采用,可能会重塑全球力量平衡,并可能产生巨大地缘政治后果。管理这些风险将至关重要,随着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主要大国在监管这项技术方面采取越来越不同的方法,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辩论正在激烈进行。
就在几年前,受美国的管制政策影响,华为不得不剥离其廉价智能手机部门。但这家中国电子巨头正在卷土重来,高调重返高端手机市场,把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苹果的iPhone上拉了下来。
本文包含9个案例研究,说明了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数字化所涉及的背景、交易类型和利益相关者。一系列交易证明了贸易和各种贸易融资形式数字化的可行性,并展示了在数字化合规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OpenAI罢免事件很好地说明了为何欧盟需要对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施加严格的监管责任,而不是依赖于问责制高度不确定的公司的自我监管和善意。
中国半导体国产化趋势可能成为日本股市的长期投资主题。
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监管方法势在必行。
如果中国“举全国之力”来实现这一目标,鸿蒙系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这将大大削弱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影响力。
与中国一样,美国将人工智能视为21世纪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关键。为此,美国通过“芯片法案”并实施管制。但从中长期看不太可能奏效,只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重视数据分析对解决国家问题重要性的国家,该国从理论层面描述了何为“大数据”,并将大数据分析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西方实施制裁之后,华为已将重心转向包括中亚在内的新兴市场。华为在哈萨克斯坦建设4G网络和测试5G技术,使其成为该国电信行业的关键参与者。
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计划推出一项试点计划,以促进大湾区(GBA)的跨境数据传输。这一举措的核心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这对香港作为国家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2023年即将结束,本文回顾和分析了科技政策一些重大发展。
以每个工人的机器人数量来衡量,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自动化程度第五高的国家。在自豪感和紧迫的人口挑战的推动下,中国正肩负着成为机器人超级大国的使命。
显示 3288 条中的 461 到 4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