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11月份,国家铁路货物运输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累计发送货物35.71亿吨,同比增加1.8亿吨、增长5.2%。
电世界贸易组织9日发布专家组报告,裁定201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0日接受哈萨克斯坦“哈巴尔24”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前景依然很好。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9日在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塞尔维亚航空贝尔格莱德-天津直航首航仪式上说,这条直飞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塞尔维亚和中国的经贸合作。
中老铁路老挝段返程首个“澜湄铁银通一单制”货物日前从老挝首都万象,发回云南昆明。
近日,重庆各地有序恢复生产经营秩序。11月以来,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行频率稳定为6-7列/天,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超10%,战略通道发展韧性有力彰显。
日前,中欧(沈阳)班列首趟冷链专列从沈阳东站驶出,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后前往俄罗斯。
海南自贸港外向型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海口海关12月8日公布数据称,今年前11个月海南货物贸易出口64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16.1%,增速全国排名第一。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近八成。
12月8日,正在为12月9日凌晨出发的苏州赴欧包机做着临行前准备的江苏省苏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由苏州政府组织招商人员和外贸企业一起赴法国、德国经贸合作的包机将在12月9日正式启程。
日前,中欧(沈阳)班列首趟冷链专列开行,主要搭载冻亚洲箭齿鲽鱼片、冻鱿鱼片等冷链生鲜食品,经满洲里口岸出境后前往俄罗斯。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西分会会长魏然12月8日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相继生效实施,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希望与新西兰加强经贸对接合作,推动形成“日韩澳新+广西+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疫后复苏。
12月8日,从天津海关获悉,11月24日,中国五矿集团(唐山曹妃甸)矿石控股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一批8.5万吨进口铁矿在天津海关完成了通关放行手续,这一幕标志着天津海关首票大宗散货保税展示交易业务顺利完成。随后,该批铁矿将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销往河北。
最近,随着疫情防控措施密集调整优化,中国不少地方外贸企业都踏上了组团出国“抢订单”之路,其中欧洲是热门目的地。
12月8日,随着最新一批总货值达5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电子产品和塑料配件在广东东莞港统一吊装,通过“莞港”水运专线运往香港,这条专线的货物进出口额正式突破1000亿元。
12月8日,从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从老挝万象发车的中老铁路首列老挝香蕉输华班列于7日入境中国。
12月8日,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悉,满载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盛产的进口水果专列于7日晚间顺利抵达成都,并陆续自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转运至成都及省内市州各大水果市场。该趟班列经中老铁路全程铁路运输仅用时4天,东南亚进境水果驶入“快车道”。
今年11月,“国际纺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外贸订单量较10月环比增加,其中“外贸景气指数”“外贸价格指数”环比均上涨。距离中国春节不到两个月,不少纺织企业加紧出货,预计外贸将持续回暖。
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全球性的专业博览会,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于12月11日至14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12月7日晚和8日下午,川渝两地首趟中老铁路进口水果冷链专列分别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和重庆市团结村站,两趟列车均分别搭载25柜泰国、老挝等国的榴梿、龙眼、椰青、香蕉等水果。
显示 21656 条中的 3181 到 32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