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新政府今年3月正式执政,延续了前政府的对华友好态度,期待同中国进行自贸协议的谈判,但由于疫情和其他南共市成员国的阻力,中乌之间实现自由贸易还有待时日。
疫情之下,不少企业的海外项目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通过灵活机动抓经营、将部分业务转移至国内等措施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尽可能的降低了疫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在中美高科技竞争日趋激化的背景下,令人意外的是在自动驾驶领域,中国企业正在美国积累实际成绩,中美企业自动驾驶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22日发布的《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19/2020》认为,欧盟过度规制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和经营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百色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等。受访人士表示,设立百色试验区承载着打造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升级版”的重要使命,是我国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又一有力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企业投资并购尤其是跨境并购受到了较大影响,多家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均显示,多数企业并购交易出现延期或取消。行业人士指出,这一现状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渐渐向好,投资并购市场或将迎来一波反弹。
山东是日韩在华投资的主要集中地之一。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位于山东的部分日韩资企业订单大幅下降,不少企业已减少员工工作时间,有的甚至开始“放假”。一些企业表示,如果市场持续低迷,裁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尽管生产经营遭遇艰难挑战,但这些企业仍危中寻机,继续看好在华发展。
2015年4月,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正式挂牌。5年来,3家自贸区试点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制度创新红利是否在不断释放?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开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同发展的大方向,始终注重民生导向,一个个惠及民众的项目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供应链断裂,货物运输封锁,原材料价格猛涨,国际工程项目投资量巨减,合同额将大幅下跌,海外工程市场出清。面对疫情下的国际基建市场现状,我国的对外承包商须做好四方面工作,以应对寒冬的到来。
围绕在德中资企业如何利用财税政策应对危机,法兰克福中资企业协会、德国WTS税务法律和业务咨询集团近日共同举办在线讲座,为当地中资企业支招。
4月上旬,经过多轮谈判,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最终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然而市场观察发现,最新减产协议规模虽是“历史之最”,但远不及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作用有限,国际油价连日暴跌,油价颓势短时间内难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所未有的旅行限制让航空客运遭受重创。专家认为,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将让行业前景雪上加霜,航空公司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国际航空客运复苏需靠各国协调“解封”才能实现。
在全球低利率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应该如何寻找投资机会?当前市场环境中,表现相对稳健的中国债市对海外投资者又具有怎样的吸引力?针对这些问题,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6000 亿美元的老牌资管巨头——联博集团的固定收益资深投资策略师江常维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调研发现,部分在京贸易企业虽然出口出现下滑,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外贸“避风港”作用初显,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危中寻机。
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巴克图口岸了解到,部分陆路口岸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严防境外病例输入的前提下,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积极变化正在发生。但随着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对外贸易仍面临“双向挤压”、贸易壁垒增加、出口环境待提升等三大挑战。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21日预计,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20年出口将下滑15%。从各国公布的一季度出口数据来看,拉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对华贸易也有所下滑。专家认为,尽管中拉贸易因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萎缩,但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双方贸易关系长期来看依然向好。
近期,中东及北非地区同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国际油价暴跌两大冲击,使得原本就面临结构脆弱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中国捐赠或对外销售口罩、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因质量问题被退货现象近期引发关注。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对转产企业生产资质、生产规范的监管,对企业提交的性能评价材料真实性做进一步核实,保障出口防疫物资质量。
显示 2548 条中的 2141 到 2160 条结果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