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住中国这个亚洲最大经济体重新全面开放的机会,印度尼西亚正计划开通更多航班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开展活动,以吸引中国游客前往巴厘岛。
国际研究团队新发表的两篇科学评估论文显示,亚马孙雨林情况糟糕。他们警告说,这个关键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可能带来“一种性质不同的全球气候机制”,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造成严重影响。
一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华裔商人说,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经济的反弹速度以及中国经济将如何提振澳大利亚经济,抬头看看天空就知道了。尤其要关注两国间航班数量有没有增加,特别是来自中国金融重镇上海的东航航班。
美元近70年来的全球主导地位正被逐渐削弱。缺乏强有力的替代品已成为这种“绿色钞票”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维持霸权的最大支撑。
官方数据和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创造的知识产权多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专利密集型产业是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引擎。
非洲国家更需要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对修建基础设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年,由于消费者对旅游的信心增强,再加上中国游客对假期和国际旅行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全球旅游业将强劲、持续增长。
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对中国重开国门表示热烈欢迎。毫无疑问,中国的开放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复苏,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城市的市场中。中国游客将很快回归旅游市场,首先是周边国家,然后是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也将逐步重回正轨。
专注于美国科技政策的华盛顿无党派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报告发现,中国在2020年的创新水平是美国的139%,高于2010年的78%。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提振将帮助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9%。
随着中国在调整防疫措施后恢复经济活动,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愈发被看好。
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23日在澳大利亚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崛起是“世界的巨大胜利”。
对于需求受到压抑、消费者在中国果断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将打开钱包消费的预期,支撑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
截至2022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超过300万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国家。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努力向创新驱动的超级大国转型。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全球航空业预计在今年年中实现反弹。
世界最大港口之一的天津港正在致力于实现所有码头作业的完全自动化,以应对新冠疫情期间曾出现的那种供应链中断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随着春节假期出行迎来高峰,中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17日熙熙攘攘,初步显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
中国正在海南沿海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可再生能源增长势头正在加快的迹象。
一项新的评估发现,中国拥有世界上尚未利用的、有利可图的最大水力发电潜力,如果加以开发,能够满足该国30%的电力需求。
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赛厄斯·科尔曼周一表示,中国的重新开放对于抗击全球通胀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显示 2256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