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发展格局中,‘全球南方’正在崛起。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瞩目,正引领着这一历史进程。”近日,在云南参访的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中央常委阿卜杜勒·莫因·汗接受专访时表示。
鲁托指出,近年来肯中两国在诸多领域合作成就显著。肯尼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蒙内铁路、拉穆港、蒙巴萨油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不仅改善了肯尼亚国内的互联互通,也促进了东非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发展。
陈祖恒表示,香港要善用国际化和“超级增值人”优势,吸引更多内地企业落户香港,联合内企“并船出海”,在全球南方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新兴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今年底,海南自贸港将实现全岛封关运作,这是海南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关键一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成型,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马中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市场对马来西亚棕榈油等产业发展十分重要。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两国互利共赢前景广阔。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4月18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表示,中国自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不断助力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深化区域互联互通。
柬埔寨国家银行行长谢丝蕾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在柬埔寨,中国修建的道路从村庄直达学校和医院,真正惠及老百姓。共建“一带一路”印证了中柬之间的“铁杆友谊”。
斯洛伐克投资与贸易发展局局长罗伯特·西蒙契奇日前表示,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是“搭建中国和斯洛伐克之间商业和投资桥梁的基石”,有助于斯中进一步拓展投资和经贸关系。
2025年4月,TCL拉美营销本部在巴西圣保罗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公布了其2025年面向拉丁美洲市场的最新产品阵容。
“从飞驰的雅万高铁到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深化经贸合作到拓展人文交流,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两国合作正在各个领域结出累累硕果。”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维罗妮卡·萨拉斯瓦蒂日前说。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日前表示,东盟致力于深化对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倡导多边主义,以应对共同挑战。
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日前表示,中国秉持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根植于中华文明,是通向和平与繁荣的外交路径。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4月10日说,中国将周边邻国视为重要伙伴,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在中亚深得人心。
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日前表示,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中国致力于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式现代化惠及周边,这为包括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近日在北京签署《技术合作国家计划框架》和《关于安全、和平利用核技术领域教育培训合作的实际安排》。本次签署的文件有何亮点?我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轮值主席国洪都拉斯协调员、洪都拉斯副外长赫拉尔多·托雷斯4月7日在洪首都特古西加尔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平等尊重的南南合作理念,已成为推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的重要伙伴。
“中国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自身防灾减灾能力,也为全球早期预警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科·巴雷特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积极与各方共享气象领域技术和经验,为全球气象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纳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自2023年3月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持续深化,在贸易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会主办方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中国制造”飞速发展,取得“巨大提升”,品质越来越高。通过汉诺威工博会这一平台,中国产品和解决方案赢得越来越多国际参展商认可。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日前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中国坚定推动创新和绿色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力拓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并将持续受益于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
显示 915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