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把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种子已被明确地称为农业的“芯片”。
泰国正雄心勃勃地希望成为东南亚的物流中心,高铁建设项目因此成为当局20年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至2037年)的重中之重。
中国毫无疑问地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成为领先世界的经济强国。从一个曾经落后的农业国家,到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国,再到现在,中国发展为一个拥有发达服务业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治理。中国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经济强国追求的最新诠释。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攻占欧洲市场。伊诺韦夫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在欧销售1.4万辆,2020年达到3万辆,2021年达到近8万辆(包括商用车)。该公司的分析师估计:“2022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达到7.5万辆,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将达到15万辆。”
北京正寻求定义国际技术规则。近年来,中国希望推行自己的标准以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并致力于与其他国家签署相关协议。
埃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清华大学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塑料包装产业应从当前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向高效和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该报告呼吁把重点放在源头减量、加强废塑料包装循环系统以及发展高质量循环塑料市场上,这符合中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目标。
一项新研究发现,中国38座城市在至少5年时间里保持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同时,仍然削减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城市被定义为“主动达峰”城市。
当欧洲人建立电池和电芯工厂时,他们就会感受到通往独立的道路还有多远。因为甚至在电池生产机械制造方面,中国也是全球领导者。
在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汉语是收发指令的唯一语言。这在2011年时还是无法想象的。当时,美国通过《沃尔夫修正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机构利用政府资金与中国政府以及与中国有关联的组织进行接触,实际上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这在中国如何影响国际秩序方面提供了一个有趣视角。
中国对碳中和的承诺是当局将经济从出口和高碳产业转向服务业和环境保护的一大力证。是否有投资机会能够利用中国的这一转型?箭头确实指向那个方向。
中国许多省市也支持更多本地公司按照中央政府的政策在非洲投资,从而促进双边贸易。
能源转型是21世纪许多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而顺应的一种趋势。因能力和资源不同,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氢被认为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所构成挑战的一种能源。中国认识到氢对其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性。2022年4月,中国公布能源科技创新5年计划,强调在氢能生产和使用方面有望实现技术突破。
世界元宇宙大会8月在北京开幕,显示了中国的雄心。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开发商测试产品的安全港,科技初创企业纷纷涌向此地,以利用充满活力的投资机会和高涨的需求。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将推动该国云计算市场的新一波增长。
关于印尼佐科政府推动的迁都一事,中国正努力加强参与。印尼方面对中方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寄予期待,中国可能会对印尼新首都周边基础设施产生很大影响力。
6G的性能参数仍在定义中,其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ies)仍处于相对早期的研发阶段。迄今为止,华盛顿尚未像北京那样优先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特别是在部署5G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远远落后中国。不过,美国在创新生态系统方面仍有优势,美国公司在下一代电信的关键使能技术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今年是非洲联盟成立20周年。报道称,非洲大陆最近一段历史中的重要章节,是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虽然中国与非洲大陆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很多个世纪以前,但中国在非洲争取独立以及确保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正在更加坚定地宣称,RCEP是东盟的新冠疫情后复苏战略的“重要贡献者”,并深化了中国与这个东南亚国家集团之间的产业链关系。该协定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进出口机会,鼓励企业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内扩大出口,并增加了重要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进口。
美国正奉行对中国的技术“脱钩”政策,日本也在制定针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保障法,澳大利亚似乎也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试图使贸易多样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些都是徒劳之举。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脱钩”政策将不敌中国的经济吸引力。
显示 8225 条中的 3201 到 322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