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阿拉伯国家很活跃,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
过去20年来,科技已日益成为推动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六国深化合作的强大催化剂。
中国外交部近日发布了《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其中凸显了中方关于与该地区国家关系的一些理念原则。例如,中方表示其在该地区从不谋求什么地缘私利;并与阿拉伯国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
电动汽车成为沙特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推动力。
向可持续、低碳农业转型是中国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之一。为了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需要减少化肥、水田和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亚洲开发银行的实地研究表明,循环农业模式能减轻农业带来的环境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农村地区带来额外的经济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已帮助非洲大陆突破发展瓶颈,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工业链和供应链一体化。2018年亚吉铁路的正式运营生动展示了该倡议如何与非洲过去10年发展步调一致。在这方面,该倡议正在有效促进非洲大陆铁路、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的实现,最终给埃塞俄比亚带来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机遇。
作者认为,柏林与北京保持沟通渠道的开放是正确的,不需要推行大范围的脱钩战略。
去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中国在6G相关专利申请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全球范围内,6G通信技术专利申请量约为3.8万项,其中中国专利申请占比达35%。
年轻人塑造着消费新潮流,而在中国,当下方兴未艾的是“国潮”。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年人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并获得成功。
上海时装周是中国最大的时尚盛会之一,但今年秋季的T台展示内容远远不止用新造型来打扮模特。
中美都在积极推进载人登月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透露,中国已完成关键技术攻关,能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环月轨道、两名航天员登陆月球。
中国企业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存在感进一步加强。日本经济新闻社对2021年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市场份额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纯电动汽车(EV)和电池的先进材料等13个品类高科技产品中的市场份额扩大。
本文介绍了中国如何发展海绵城市,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减少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
俄中人文交流仍在发展,两国的合作尤为珍贵。
印尼还将中国视为其面向更广泛东亚地区(包括日韩)扩大出口的门户。同时,印尼也有自己的粮食安全担忧。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全球紧张局势上涨外,印尼还一直依赖多种食品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作者认为,出于共同的关切,粮食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与印尼关系的基础。
人工智能公司云从科技没有在纽约上市,而是选择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
本文探讨了中国在为有关低碳发展、数字经济增长、社会关怀和公共卫生的倡议筹集充足资金方面面临的挑战,阐明如何利用公私伙伴关系和主题融资投资发展项目和鼓励私营部门参与支持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一座拥有山景和好空气的现代化城市,拥有国际大都市的所有力量,并为其数百万居民带来家园和财源,这些都使厦门成为中国海边一颗真正的生态文明明珠。
蔚来处于汽车行业革命的前沿:传统的硬件业务正变得越来越依赖软件。在离开工厂后不会改变的不可变物体正在变成集合应用程序和功能的动态平台,可以“空中”更新。这种“用软件定义的车辆”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进。
显示 8340 条中的 3181 到 32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