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发布了2015年以来的首份国防政策白皮书。这是对美国类似文件及其在亚洲日益增长的参与度和对抗性对华政策的回应。与之前的白皮书相比,新白皮书引入了新的安全定义和对海外利益的“积极防御”,侧重于中国积极塑造和平的全球秩序,旨在与其对美国活动的观点形成对比。
虽然特朗普政府在直接增加美国未来液化天然气产量方面的选择有限,但尽早结束中美贸易战肯定会减轻当前项目开发面临的一些风险。亚洲经济放缓肯定会冲击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此外,美国液化天然气开发商仍期待,一旦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对华液化天然气出口会反弹。
在保护主义愈燃愈烈之际,加拿大不否认有必要加倍努力,维护国际市场准入,但同时也必须在国内优势领域加倍努力。特别是,在世界最大和最强经济体正面交锋,想看看谁会主宰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未来经济之际,加拿大决策者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这场竞赛将在加拿大有优势的诸多领域引发大规模投资。
日本强调推广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在速度和数量上不及中国。与此同时,日本的商业决策过于缓慢,导致寻求与日本合作的非洲国家必须非常耐心。显然,中国为进入非洲开辟了自己的道路,尤其是在其备受赞誉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发展。现在的问题是,日本想要赶上中国,是否为时已晚。
中国在发展科技能力方面显然正取得进展。技术转让一直是中国产业政策中争议较大的方面之一。这一直是中美贸易争端的核心。分析表明,通过合资企业实现技术转让,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也有利于中国的母公司。而且,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很大提高。
斯洛文尼亚当地时间9月3日,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在斯洛文尼亚布莱德举行,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在研讨会上发表对“17+1合作”的三点看法。
“ZAO”的用户协议中规定,该应用及其关联公司对用户上传的内容有着“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问题在于,“ZAO”的换脸功能需要用户精确的面部贴图。因此,当“ZAO”的用户协议条款被曝光时,许多用户担心他们的生物识别数据可能会被滥用。
过去,每当增长将要急剧放缓时,中国就会推出刺激计划,重振经济增长。然而,中国此次的反应十分克制,这部分是因为担心会加剧国内沉重的债务负担。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对经济前景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应该会让特朗普暂停他的对华措施。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波澜不惊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自满的表现。
特朗普表示,“中国在短时间内失去了300万个工作岗位”。但是,有关美国征收关税使中国陷入就业危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过去的一年里,广义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一直在下降,但与征收关税前的2014-2017年相比,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足以抵消对美国的出口损失。
在最新的《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前五名中有三家是中国企业,它们都是国有企业和能源相关企业。中国能源国企的崛起是现实的威胁还是非现实的威胁?每个人都在密切关注中国做出的决定:是成为全球霸主,还是继续做优秀的全球公民。
在埃及制定和实施其经济改革计划时,“中国发展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正面例子被埃及官方日益频繁地提及。中国模式在埃及被认为是现代化和科学的模式,能够带来高经济增长率并能够应对人口快速增长和赤贫相关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一带一路”倡议给日本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蒙上了阴影。尽管如此,但日本企业在东南亚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仍超过中国企业。本文研究了印日关系的潜流,以评估两国如何以及为何寻求塑造地区秩序。
正如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菲利普·洛最近指出的那样,中美贸易摩擦正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严峻风险。世界贸易大幅下降。随着贸易下降,全球工业生产也相应地下降,全球商业投资越来越迟疑。尽管前景黯淡,但仍有迹象表明中美有可能达成协议。
中美之间的冲突不仅仅局限于贸易。在技术、教育、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和海事行为方面,战线已经拉开且影响广泛。跨国公司在重新考虑策略,各国感受到选边站的压力,增长预期开始被下调。很明显的是,中美冲突有很深的根源,而且很可能是持久战。东盟面临的挑战是,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支离破碎之际,如何保持团结。
多极化让美国这样的外部大国有空间为该区域不断演变的安全架构做出贡献,还允许印度在亚洲三个主要大国(印度、中国和日本)之间推广一种“共同领导”的地区模式。从新德里的角度来看,如果美国被排除在亚洲之外,亚洲将成为中国主导的区域。
持续升级的中美之间的对抗今年8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美国政府本身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受害者,其次是中国、全球贸易体系以及整个全球经济。8月1日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剩余价值3000亿美元的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北京对这种威胁的反应是非常规的——中国允许人民币贬值了。在某种程度上,这令市场参与者紧张不安。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加上全球和内部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这部分是因为出口利润减少。为应对这种情况,中国当局推出了一揽子刺激计划,并暂停了部分经济改革措施。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但中国经济相对稳定。
中美最近一轮谈判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案,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正在伤及两国经济。此外,贸易争端对全球不同领域产生了负面的溢出效应,包括气候、环境保护和废物管理,同时也抑制了两国之间的循环商品和服务贸易。循环经济是减少工业发展的资源足迹和应对全球废物危机的关键战略。
本文分析了香港地区的金融地位,尤其是其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的角色,认为从本质上讲,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金融防火墙。鉴于香港采用的是刚性的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资本外流尤其危险。
征收关税是失败之举,原因有二。首先,这会恶化两国整体经济福利,其次,此举不一定会缓解贸易失衡。那么,哪些政策选择会缩小贸易失衡呢?
显示 8240 条中的 6341 到 63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在世界制造业大会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