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独特的经济体系,以及美国日益咄咄逼人和破坏性的贸易政策,正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尽管迄今为止,欧盟相对没有受到美国贸易政策挑衅和中国反应的影响,但欧盟在当前局势升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利益。
本文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在民粹主义增长的更广泛背景下,东亚的政治和治理制度,认为东亚各国应继续完善信任构建措施,并寻求解决全球和区域问题的多边解决方案。
7月初,日本开始在半导体和显示屏生产原料方面针对韩国加强出口管控。这场贸易冲突对日韩两国有不利影响。日韩间的这种紧张局势还可能会影响地区稳定。日韩两国都是美国的盟友,并对中国抱有警戒之心。如果它们继续冲突且关系进一步恶化,主要收益将归于中国,这将有助于中国推行以自身为中心的区域主导地位的议程。
本文认为,中国财富和军事力量的增长代表了国际政治的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对自由国际秩序的影响令人担忧。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这将如何影响跨大西洋关系。
中国崛起帮助澳大利亚变得富有,但也对澳大利亚的价值观、利益、联盟乃至其身份构成挑战。当澳大利亚发现与一个目标似乎与自己不同的大国在许多层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可以怎样应对?新的应对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是,果断转变,去更好地理解当代的中国,更多地接触中国人和组织。
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然而,外界普遍认为,虽然中国在过去确有所谓的“汇率操纵”行为,但它近年来没有再这样做过,即使是按美国财政部的标准。如果中国没有操纵汇率的话,美国将反过来扮演汇率操纵国的角色。美国会试图压低美元以获得竞争优势,此举不仅虚伪,也将极大地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和措施,但仍需要借鉴韩国在劳动力市场政策和老年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它还需要改进并创建一系列科学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本文调查了中国人口变化的总体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中兴和华为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企业名称。这两家公司被描述为来自中国的“全面威胁”的一部分,经常登上新闻头条,被视为中国派到美国的一对特洛伊木马。然而,这种流行的说法忽略了中兴与华为之间的重要区别:它们融入美国经济的程度;它们对美国核心技术的不同挑战,以及它们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
插电式电动汽车补贴是鼓励全球购买该型电动车最常用的政策手段之一。能够有效降低插电式电动汽车高昂的前期购买成本。此外,在上海和深圳等几个大城市,电动汽车免收新车登记费。这些支持政策导致近几年插电式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大幅增长,2018年插电式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4%以上。
欧盟同意美国对中国提出指控的实质内容,但反对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加征关税手段。欧盟应明确指出它与美国就贸易和技术达成一致,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与华盛顿达成共识——例如保护知识产权和筛选中国对战略部门的投资。与此同时,欧盟应让北京参与维护世贸组织的中心地位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原则。
《中导条约》终结后,美国或在东亚部署常规导弹,进而让中国被迫增加自身的导弹库存。这将引发连锁反应——一旦中国不受限制地发展导弹,美国、俄罗斯与印度都会加大力度发展自身的导弹能力并扩大导弹库存,从而拉开军备竞赛的序幕。这将对亚洲和更广泛的印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芬太尼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阿片类药物,它的使用量在过去几年有了显著的增长。芬太尼使用非常普遍,其影响是毁灭性的。即使北京方面想要打击芬太尼贸易,也远不能肯定可以产生多大影响。本文作者预计芬太尼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上瘾的人来说,最大的希望是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能承受的剂量。
在建立了独特的、欧盟与非欧盟“16+1”混合结构之后,北京方面可以说正在帮助“弥合”欧盟与非欧盟之间的分歧。尽管该地区的民众开始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旅游实力提出质疑,但塞尔维亚政府官员仍不愿表达他们的担忧。官员们需要投资和技术,在不附加西方条件的情况下,展示经济活力和外交相关性。
本文探讨了中国太阳能集中供热的发展潜力,以加快可再生能源融入中国的供暖系统。这对于推动低碳城市和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强调,太阳能区域供热可以提供高效率、可靠性和环境效益。研究发现,太阳能区域供热在中国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尽管中俄关系中存在不对称,但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确在不断深化。中俄双方成功控制住了两国间可能发生冲突的领域,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中认识到彼此的战略意义。在短期到中期内,鉴于各自战略需求和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俄两国“永远不会对抗”并将形成持久稳定的伙伴关系的合作方针将主导两国未来关系的走向。
2015年,东盟与中国签署了关于完善中国和东盟自贸区框架协议的升级议定书。升级议定书于2016年7月生效,于2019年8月开始实施。如果能够克服执行问题,修正案将为进一步增加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提供新的机会。随着全球贸易和商业规则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升级后的自由贸易协定能否取得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由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取决于其在海上的统治地位,美国控制欧亚大陆的能力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欧亚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的主权安全受到美国的保护。随着中国海军的崛起,美国会将战略重点放在海上遏制中国上。鉴于美国的海军资源有限,它不太可能有余力在黑海遏制俄罗斯海军,或在波斯湾阻截伊朗。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高级研究员Jonathan E. Hillman发表题为《恐慌情绪不会阻挠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的文章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技术供应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的审查和监控系统,这些趋势正在相互加强。有人警告称,“铁幕”正在被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取代。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环境、气候与发展经济学教授Andreas Fuchs等发表题为《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的经济发展》的文章。 作者估算了中国援助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与该国其他地区相比,在政治上有利的行政辖区这种影响是否不同。作者认为,中国援助不会破坏地区层面或省级层面的经济发展成果。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东京大学副教授Asei Ito的文章称,中国政府现在面临的经济、政治和国际环境与2012年“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时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考虑在三方面进行转型:更加重视可持续性和质量;扩大覆盖范围;更为强调文化、智库等“软性”元素的合作。
显示 8240 条中的 6421 到 644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