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通过金钱手段、外交和其他措施扩大了自身在非洲的影响力,这直接损害了美国的利益。长期以来,华盛顿对非洲的关注较少,且没有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指导其在非洲与莫斯科和北京竞争。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中国均视美国为主要对手,两者间合作正不断深化,这种合作的潜力及对美国的威胁都不容小觑。
中俄两国关系步入了发展的“新时代”。文章认为,这一发展有两大象征意义:中俄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独一无二的,地位高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时代”这一口号显示中国政治在界定中俄关系话语方面的权重越来越大,中俄关系正日益不对称化。
2018年,东亚仍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俄罗斯联邦有一个明确的愿景,即开发其东亚液化天然气项目,以在亚洲液化天然气进口中占据更大份额。本文建议采取一些政策,如在亚洲建立天然气贸易中心、提高区域定价权、能源进口多样化等,以改善该地区的能源安全。
中国再次谈到开放金融体系,对于外国金融家来说,最初的反应自然是怀疑,同时有理由保持谨慎乐观。想要在中国站稳脚跟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大量实体业务的行业将很难攻克。
俄罗斯《独立报》7月4日发表俄罗斯前外交部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伊戈尔·伊万诺夫的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绝对不试图动摇现有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而是尝试寻找替代方式重构已经出现明显问题的国际秩序。
与中国的贸易冲突不太可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也不太可能将制造业就业岗位带回美国。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旨在改变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策略。这种做法的问题在于,改变中国的行为需要与欧盟和日本等伙伴合作,但美国的合作伙伴都不同意这一策略。
只要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仍是对抗性的,中国就会倾向于与印度保持良好关系,而同时不会保证自身在未来不会对印度采取对抗态势。中印两国间目前不断变化的关系实际上基于一种“妥协背景”。外部环境能够让中印两国和睦相处,也会让它们分道扬镳。因此,中国与印度在未来是否依然能维持现在的“和解”状况还很难预见。
中美贸易冲突、科技战、新“冷战”或者“脱钩”,无论人们怎么称呼中美间目前的对抗形势,这种对抗都给两国带来不利影响——关税上升,出口下降。即便双方同意恢复经贸谈判,它们依然坚持要将对方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中美对抗或将建立“经济铁幕”,分裂世界。幸运的是,金融部门正在逆转这一趋势。
从菲律宾将“洋垃圾”运回加拿大,到马来西亚计划将“洋垃圾”运回原产国,再到中国几乎完全禁止进口塑料垃圾,很难让人不认为环境保护主义正在崛起。从长远来看,这种趋势是否可持续仍有待观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全球废物贸易行业,随后讨论了当代全球废物行业的一些发展,特别是废物走私问题和中国的塑料废物进口禁令。
澳大利亚政府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增加的新购买力将超过印度、印尼、日本和美国的总和。文章认为,中国不会过度利用澳大利亚对它的经济依赖来惩罚该国,因为过度惩罚会引火烧身。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中国的最佳供应商。因此,当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变差时,正是两国间的经济联系稳定了中澳关系。
笔者所在的达沃斯全球未来理事会针对全球科技金融行业做了一个评比,探讨新技术兴起到底能够惠及哪些人、对全球经济有多少帮助。就新技术对全球经济的作用,大家普遍有共识,但新技术能以怎样的方式帮助全球经济,同时又会带来哪些挑战,仍然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空间。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研究员Tin Hinane El Kadi发表题为《数字丝绸之路的承诺与风险》的文章称,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巨头已成为北非数字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英刊《经济学人》发表题为《美国难以限制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的文章称,美国难以限制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限制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进步并不简单。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越南积极的经济发展态势受到了世界媒体的关注。随着从亚洲其他地区进口到美国的商品的激增,越南正在成为中美贸易冲突的主要受益者。特朗普在日本大阪G20峰会前曾威胁要对越南加征关税就是例证。
中国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有企业是该倡议的主要参与者,并在倡议的推进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截至2018年10月,中国企业参与签署了50%左右的“一带一路”项目合约,占总项目价值的70%以上。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的策略与经济目标也与中国国企息息相关。
印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Amit Bhandari发表题为《中巴经济走廊或会引发巴基斯坦电力危机》的文章。文章称,中巴经济走廊被视为解决巴基斯坦经济问题的“圣经”,但走廊项目高昂的前期成本、过剩的产能、高企的贷款利率或会让该国经济变得更糟。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高级分析师Phidel Marion G. Vineles发表题为《调整“一带一路”:东南亚能做什么?》一文中表示,东南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战略合作伙伴,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国家可利用自身优势,从中挖掘增长机会。
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发表日内瓦高等国际关系及发展研究院教授Xiang Lanxin题为《什么是中俄关系的“新时代”?》的文章称,在中俄双边关系进入全面战略合作的“新时代”,根据官方联合声明,它包括捍卫多边主义、世界贸易体系、联合国权威和国家主权的必要性。鉴于特朗普针对中国发动全面贸易战,中俄合作的深化恰逢其时。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6月26日发表的《2019年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态度复杂:他们对中国经济、文化和民众普遍有着积极态度,但对中国海外投资、制度等问题却不看好。他们对于中国这一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的讨论往往侧重于双边关系中的经济利益。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凯利上周公布了特朗普政府的标志性战略“繁荣非洲”。该战略是在在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2018年12月讲话的基础上提出,包括美国政府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的计划,以促进交易,并“现代化和协调美国机构的资源”,帮助美国公司在非洲寻求商业机会。
显示 8240 条中的 6501 到 652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新华全媒+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