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时任美国副国务卿(后出任世界银行行长)的罗伯特?B?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了一篇重要演说,表示不应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施行冷战式的遏制政策。佐利克反而期待能有一天,一个强大的中国愿意成为国际体系中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建设性地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安全问题与经济挑战。/
上周,世界贸易组织(WTO)18年来第一次达成关税削减协议。包括发达国家以及印度,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内的80个成员国,达成了第二代信息技术协议(ITA-II ),在清除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来看,ITA-II协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价值很少。
美国多年来奉行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把中国与国际秩序“绑定”,其着眼于加强而非颠覆美国的权威。而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表明,它决定有选择性地采纳和塑造国际秩序中符合其利益的方面,同时规避不利方面。这证明中国对大国行为规则的洞悉比西方战略家预料的更为敏锐。
美国兰德公司国际问题高级分析师蒂姆?希思的文章称,中国日前决定将与周边国家关系提升至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关系更重要的地位,反映出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对西方干预其利益的容忍度可能降低,对维护核心利益更加自信,并对改革现有国际秩序提出要求。
油价下跌已经对世界经济局势带来深远影响,也将影响地缘政治。沙特和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官员的声明显示,低油价会成为趋势,在60-95美元甚至更低区间波动的油价会延续到2015年甚至更长时间。
《中国需要扩大外交朋友圈》,加图研究所研究员Doug Bandow4月27日发布。文章分析了正在崛起的中国与朝鲜、巴基斯坦、赞比亚、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关系。作者认为,鉴于中国当前的国际实力,它即使不需要正式的军事盟友,也需要更多的朋友,但中国已经发现金钱也不能保证真情。
奥巴马政府很自豪的最终确定了12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国家,这是可以理解的。通过大幅减少贸易壁垒,这一新措施肯定会扩大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前景。事实上,专家推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可能是一个富矿,尤其是对越南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来说。
美国比以往更加深入地介入到中国与其邻邦在南海的领土争端,这尤其表现在中国与菲律宾的争端上。而且近年来美国对菲律宾的无原则的偏袒加剧了中菲关系恶化,这是美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略上的愚蠢行为。保持与中合作关系,并防止这个崛起大爆发冲突是美在 国战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Sean Miner在《中国作为G20主席国可能取得哪些成就?》一文中表示,作为二十国集团(G20)今年9月份峰会的主席国,中国一直在努力留下好印象。自由化的贸易和投资对实现中国自身的增长目标而言必不可少,那么中国在G20峰会上可能推进哪些具体的提案呢?
中国的银行业长期以来被国家垄断着。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银行业中更多的私人投资,是一个进步的标志:对中国消费者和长远的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潜在益处。
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10个省(市)地方政府今年内可实施自行发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启动,意味着我国正在探索地方政府发债新模式,有利于地方政府逐步建立稳定、规范的发债渠道,逐步向自主发债模式过渡。尽管如此,本文认为,市场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开闸"存在担忧。
在过去四年大部分时间里,CNH的汇价高于CNY,中国进口商采用CNH结算的规模远远大于出口商采用CNH结算的规模,使得CNH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但这并不能使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完全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消除CNH-CNY的利差和汇差需要中国完全放开资本账户管制。
中国正在努力从一个由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一个基于消费和服务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化,这一努力造成了全球市场的动荡。由于经济衰退加剧,债务水平水平不断上升,房地产市场日趋衰弱,以及滞后的生产率增长,造成的混合问题。
中国6.41亿网民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可能已经观看了纪录片穹顶之下,对政府政策和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解释了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是,甚至在柴静的呼吁发布之前,新政策精神中似乎已经出现了有趣的动作。今年早些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新规则,使得起诉污染者变的更容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日登载对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的专访,着重讲述他对中国国有企业的一些见解。
一些市场人士预计,中国政府将很快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或者市场力量最终推动人民币出现相似幅度的贬值。这一论述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支持美国与中国开展贸易战的人很可能利用David H. Autor, David Dorn以及Gordon H. Hanson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认为,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一步,代价是截止到2011年,美国人损失了240万个就业机会。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5日登载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撰写的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崛起的真正原因并非国家强势干预,而是市场角色的增强以及私营企业的不断壮大。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正在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时髦词汇,然而,制药PPPs对于中国新药开发来说依然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显示 8019 条中的 7801 到 78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