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智利庆祝建交50周年之际,智利第三所孔子学院智利边境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仪式10日在线上举行。
乌干达鲁班工坊“云揭牌”仪式10日通过互联网云端技术在中乌两国同时举行,两国嘉宾在3个分会场共同见证鲁班工坊启动运营。
这是一座国际范十足的城市,这里有一所开放包容青春洋溢的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系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与海外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国际生培养规模居于浙江省内前列。
德国法兰克福华茵中文学校8日荣获法兰克福市政府所设立的法兰克福融合奖(Frankfurter Integrationspreis),成为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华裔及亚裔团体。
最近一年以来,利用澳门的国际化研究力量,依托珠海横琴的产业化土壤和广阔市场,两地在产学研方面深度融合,正携手发力打造大湾区半导体产业高地。
为期5天的2020年中国(海南)—柬埔寨热带农业技术培训班(第四期)日前在柬埔寨桔井省的柬埔寨—中国热带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顺利闭幕。
首届“欧洲法语区本土汉语教师专项培训”日前在线圆满落幕。此次培训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举办,包括法国本土及海外省留尼汪、比利时、瑞士法语区在内的法语区本土汉语教师积极报名,来自法语区主流大中小学和相关教育机构的120名学员参加了12月4至6日为期三天的在线培训。
《联合早报》12月4日报道:渣打银行在新加坡设立国际学习中心diSCover Lab,目标是在2022年前为8000名新加坡员工提供技能培训。
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3日在韩国首尔、辽宁大连两地连线举行。
“中国银行-仰光大学奖助学金项目”捐赠仪式3日在缅甸仰光大学举行,该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中国银行(香港)出资,将用于资助100名仰光大学学生完成学业。
为更好培养质量领域人才和支撑质量强国战略,夯实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圳大学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于11月29日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质量联盟”。
由山东省教育厅、日中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日(山东)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对话会12月1日举行,来自中日两国366所高校、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约600人参加,通过线下和线上开展对话交流。
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积极服务开放强省,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彰显浙外智慧和担当,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正式揭幕授牌。
在1日举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德经济合作对华会系列会议教育领域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中德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进行了深度交流。
11月27日,由兰州大学、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甘肃省内各联盟高校协办的2020“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国内外59所联盟高校相聚云端,共同探讨了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发展。
香港大学30日宣布,该校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1月24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环境而努力。双方将成立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联合实验室,以促进内地与香港在海洋及环境等领域的科研协作。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25日先后举行“海南省华文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期望以基地为依托,利用海南侨乡区位优势和高校资源,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文+专业”的教育需求。
第七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项下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优秀青年学生论坛举办了点评暨颁奖典礼。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11月25日在主题为“分享优势资源”的第四届国际展望大会(天空2020)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深化数字经济合作能够重塑全球价值链格局,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11月24日,第四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经过15天的学习交流后在重庆落下帷幕。
显示 2105 条中的 1161 到 11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