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正在加速驱动新一轮教育产业升级。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业务载体和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先后出现了以视频直播为代表的电大模式、以线上授课和线下答疑为代表的“双师模式”和更注重互动性、参与性的人工智能课堂模式。专家认为,未来,随着“互联网+科技+教育”的业务载体日趋成熟,新的商业模式也将相继涌现。
记者4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组织和引导高等学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部日前发布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
记者2日从教育部获悉,为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杭州——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承载着制度创新、稳增长促转型、服务“一带一路”、探索制定贸易新规则等使命和责任。。日前,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由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开展跨境电商精英人才培育工程,第三期的报名工作正式启动。
深入实施浙江省、杭州市人才新政,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战略思维、开拓创新能力的跨境电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3日,第二届钱易环境奖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揭晓,20名践行环境公益、开展创新研究的学生获奖,其中来自清华大学的郭扬获特等奖。
为期两天的2018年中国赴法汉语教师志愿者中期培训会16日在法国西部小城瓦讷结束,在法国22个城市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志愿者和教师共48人参加了活动。
来自美国各地中文学校的500多名代表14日至16日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华文教育水平。
来自中国与南亚东南亚14国的103所高校10日在昆明加入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拟通过实施学生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学历互认等举措,搭建联盟成员资源共享平台、建立联盟内高校国际化需求信息库。
2018年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于本月8日至10日在京举行,集中展示教育热点领域的院校解决方案和成功落地的应用案例,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信息化相关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学校代表等上万人参会。
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副局长安佐尔·穆扎耶夫表示,2019年将首次在国家统一考试中进行汉语科目的考试。此消息引起中国网民关注,他们一边为汉语走向世界自豪不已,一边“心疼”起俄罗斯学生: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一字多义,比较难学,俄罗斯的孩子们加油啊!
第三届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国际研讨会3日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会上,来自中国和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峰会6日在香港举行,约80位来自中国和英国共18所高校的学者和代表参与。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为期3天的峰会以“中国与人文”为主题,是“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的年度活动,旨在推进院校之间的合作,深化并巩固联盟成员大学之间的人文交流。
作为中葡文化的重要交汇之地,澳门近年来着力打造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这既是国家支持澳门特区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澳门发挥自身文化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完善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澳门大学肩负着重要的人才培养使命。
第73届联合国大会第44次全体会议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月24日定为国际教育日。
为期两天的“2018内地高等教育展”1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总共108所参与2019年免试招生计划的内地高校在展览上摆设摊位,提供有关院校及学科的资讯。
古巴哈瓦那大学孔子学院28日举行建院9周年庆祝活动,学生们通过表演精彩文艺节目等方式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蒙大)12名中文专业学生29日在马普托获颁首届“中国大使奖学金”,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苏健和蒙大副校长蒙戈伊为他们颁奖。
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副局长安佐尔·穆扎耶夫日前表示,从2019年开始,中文将被纳入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外语科目中。
第五届中日教育交流会26日在日本西部兵库县淡路岛举行。来自中日两国116所知名院校的近400位校长和师生齐聚一堂,就深化两国教育领域合作展开对话研讨。
显示 2061 条中的 1721 到 17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