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代省长赵龙22日在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1年,闽台经贸往来持续提升,贸易额逆势增长26.2%,首次突破千亿元。
今年是中以两国建交30周年。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建交时的约5000万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228亿美元;2017年,两国宣布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此同时,两国的师生交流及学术交流日益密切,双边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就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一系列部署。
21日,满载870余吨湖北产年货等物资的X8202次列车从武汉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汉堡。这是继19日、20日后,武汉连续第3天开出中欧班列,以确保赶在春节期间将年货送到欧洲。
近日,一批货值37万美元碳化硅支撑件在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通关放行,免缴税款52万元,成为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增补清单首票商品,标志着该增补清单正式落地实施。
记者在多家海淘App、境外买手网站上就“海淘”是否安全进行咨询,收到诸如“外包装会经过多次消杀,不会有携带病毒的风险”“采购前、发货前都会消毒,包裹到海关还会进行集体消杀,所以携带病毒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的回复。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月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启航备受关注。23日在海口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的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圆桌论坛上,多位专家建议加强媒体智库合作交流,共同讲好“RCEP故事”。
记者23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该港202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67亿吨,同比增长8.8%,其中,中非双向物流通道迎来高速发展期。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海南岛再次开启红红火火迎新春的喜庆模式。在海口市博爱南路,一间间店铺里挂满了红彤彤的年画、春联、灯笼、中国结等民俗装饰品,满是喜庆祥和的气氛,好不热闹。
2021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突破3800列,运送货物总重达284.8万吨以上,累计开行突破1.13万列,国际货运干线增加至16条,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2021年,在海运价格暴涨,部分原材料供应一度面临中断的背景下,我国实现了21.2%的出口增幅,成为全球供应链畅通的“稳定器”。2022年出口能否继续高增长?记者实地调研了广东、山东、江苏等地的出口企业,并对海外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研。
“虽然国际贸易受到疫情影响,但去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辐射面仍在扩展,延伸到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广西人大代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李延强20日说。
据韩联社1月17日报道,韩国造船海洋1月17日表示,最近与两家亚洲船公司签订7900TEU级液化天然气驱动型集装箱船和2艘5万吨级石化产品运输船(PC船)的建造合同。
美国国会众议院两党140余名议员20日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致联名信,呼吁尽快恢复并扩大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豁免程序和范围,以帮助美国企业从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风险中复苏。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20日对外消息指,2021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超1200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20年同期显著增长17.2%。
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日前正式发布,海外对此广泛关注。意大利各界人士认为,在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承压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亮眼、增益全球。作为意大利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的强大经济活力为意大利出口注入信心。
市场监管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制定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试行意见,针对车辆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引导企业更深层次查找问题、改进设计、降低风险。
春节将至,记者20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督促各地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地采取多种措施,保障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总体平稳,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记者20日从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新欧)获悉,渝新欧一中铁多联(万象一重庆)班列当天从老挝万象始发,满载48箱钾肥,驶往重庆。
中国多地20日公布外贸数据。其中,江苏以5.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外贸规模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7.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28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7%,规模继续居全国首位。
显示 22855 条中的 6301 到 6320 条结果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上合学子 天津访学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