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11月,巴中双边贸易额达到1250.99亿美元,巴方实现顺差393.73亿美元。
指数编制机构埃信华迈调查数据显示,中东地区三大主要经济体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1月份非石油私营部门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录得50荣枯线上方,埃及11月份PMI较上月持稳,显示出中东三大经济体经济呈现复苏态势。
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今年10月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上升2.8%,为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后首现上升。
日本内阁府8日公布的二次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9%,按年率计算降幅为3.6%,与此前发表的初步统计结果相比小幅下调。
国家统计局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再获大丰收,总产量达到14445.6万吨,同比增加了760多万吨。按照每人每天消耗1千克粮食测算,今年东北新增的粮食产量够2000多万人吃一年。
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807.84亿斤,比上年增加47.24亿斤。这是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8年突破700亿斤后,首次超过800亿斤。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今年内蒙古粮食产量达768.06亿斤,较去年增加35.2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4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今年前11个月,按人民币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同比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32.16万亿元水平。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
国家统计局6日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2021年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573.5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这标志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德国联邦统计局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今年10月德国工业新订单环比减少6.9%。
11月30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7632千公顷(176447万亩),比2020年增加863千公顷(1295万亩),增长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0177千公顷(150266万亩),比2020年增加2213千公顷(3320万亩),增长2.3%。
美国劳工部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美国失业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4.2%,但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仅为21万,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印度央行官方网站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26日,印度央行外汇储备降至6376.87亿美元。
11月新加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继续维持在50点以上,说明该国制造业仍处于扩张状态。不过,疫情、供应链紧张、电价高企等风险可能威胁新加坡制造业的进一步复苏,使其对整体经济复苏的支持力度减弱。
新加坡统计局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10月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7.5%,而9月这一指标同比增长了6.8%。
巴西地理统计局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2万亿雷亚尔(约合3900亿美元),环比下降0.1%。
记者2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前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1980.3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服务出口19974.3亿元,增长29%;进口22006亿元,增长1.1%;服务贸易逆差下降67.6%至2031.7亿元。
印度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进一步扩张至57.6,为近10个月的最高水平。9月份这一数据为55.9。这也是这一数据连续第5个月处于50上方。
显示 3684 条中的 2081 到 210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