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哥本哈根亚洲电影节合办的“光影浪潮 香港电影新动力”巡回影展26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记者日前走进这座英格兰“丝绸之都”,感受当地人延续丝绸文化、寻求拓宽合作之路的努力。
来自意大利的一位当代女“马可·波罗”,以她独特的视角,孜孜不倦地为推动中意两国交流而努力。
当西方服装设计理念与中国江南元素相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近日,以“丝路·连接·对话”为主题的“中马皮影文化营”分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中国甘肃通过网络视频连线举办。
在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大熊猫保护中心内,中国旅马大熊猫夫妇“兴兴”和“靓靓”23日迎来了16岁生日。
24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表示,十年来,我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从“云端”到“指尖”,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对味”。
数百年前,英国小镇麦克尔斯菲尔德因繁荣的丝绸产业而闻名。如今,丝绸文化在小镇延续与传承。日前,记者走进这座英格兰的“丝绸之都”,感受到当地企业家和民间艺术家致力于延续丝绸文化、寻求拓宽合作之路的努力。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8月23日,以“全息丝路,数字家园:科技赋能文旅,洞见哈萨克斯坦”为主题的数字旅游展在北京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开幕。
8月15日,由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山西省纪委监委、中共晋中市委主办的“清风廉韵”摄影展暨微电影展新闻发布会在平遥古城举行。展览将展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倡导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传播“清风廉韵”的铿锵声音。
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21日为大熊猫幼崽“小奇迹”庆祝两岁生日。
8月21日,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天津启动。
近年来,北京形成了以“遗产保护为核心、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为主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的北京长城保护新格局。
500多件珍贵文物,穿越历史长河,跨越千山万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北京,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相映生辉,共同演绎一场文明对话。
初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正在中国国博举办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为中意两国文明交流架起一座新桥梁,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馆长斯特凡纳·韦尔热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文明之间的交流绝对必要且源远流长,这正是这个展览所展示的精神。”
“博物馆如何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为期两周的“非洲法语国家博物馆管理与文物保护研修班”成功举办。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运河两岸度春秋!”在“杂技之乡”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大运河畔,杂技大世界景区“彭家班”的演员们唱着锣歌进行网络直播表演杂技。
2022台北观光博览会19日在台北世贸一馆开幕。大陆旅游展区内,来自广西的独弦琴、精美的绣球和壮族织锦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显示 9228 条中的 3201 到 322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