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长三角放映活动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申迪文化中心启动。
“汉语桥”俱乐部开罗站揭牌仪式1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埃及高等教育部认为俱乐部将成为两国青年交流的纽带,使两国青年受益。
日前,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广元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百绣百年颂党恩”首届川渝非遗绣活大赛决赛在广元市举行,沙坪坝区的沙磁乱针绣作品《菜园小景》获得大赛金奖。
恰逢中国传统端午佳节,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14日举办了一场线上端午文化习俗交流活动,来自中印尼两国高校的近200名师生在线交流体验了中印尼各式各样的端午风情。
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乌克兰赛区决赛13日在乌首都基辅举行,比赛采取线上录制视频的形式进行。
安徽芜湖繁昌区计划在2021年至2023年建成城市阅读空间10处,其中“峨山书舍”将于今年7月1日前正式开放投入使用。
又逢艾香时,端午道安康。
6月12日,享有“中国汽车界奥运会”盛誉的“中国量产车性能大赛”(CCPC)公众站第一站赛事结束。红旗E-QM5作为公众站的参赛车组之一,由“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出发,最终在红河州顺利完成首轮测试。
经过6天5夜的奋战,各组车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穿越遵义-娄山关-24道拐-兴仁,6月12日抵达江河州,完成了途中,“小钢炮”领克02 Hatchback 也凭借出色的动力性能和底盘操控,在测试中上演了一出好戏,让原本就精彩绝伦的赛程更添一份乐趣。2021CCPC公众站第一赛段的挑战。
细雨汉江微澜,端午时节安康。6月12日上午,“中国红·红西凤”杯第二十一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主题活动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江之畔拉开帷幕,来自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石泉县等25支龙舟队伍参加了本次龙舟节。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日,普陀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非遗主题“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在遗产日期间首播“非遗在社区”系列微纪录片,首期推出《卢氏心意拳》《瓷刻》《真如麦秆画》,让广大市民朋友多角度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饱含的人文力量。
CCPC中国量产车性能大赛作为关注度较高的国家A级赛事,一直被称为中国汽车的“奥运会”,为国内各品牌量产车开创了汽车比赛的全新模式。
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澳门申报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土生土语话剧和土地信俗三个项目全部成功入选。
日前,上海市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初版的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1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208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列其中,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活教材”。
6月10日,“我们的节日·端午”——2021年老外@Chongqing耍得巴适城市体验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正式拉开帷幕,在重庆工作、生活的31名外国友人现场包粽子,学非遗,逛原味古镇,过了一个巴适的端午节。
端午假期来临之际,重庆两江影视城将推出端午主题文化周系列活动。
由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主办的“葡语国家文化交流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一个非洲葡语岛国》新书发布会”,7日在该校何贤会议中心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规划明确,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遗馆,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7届上海电视节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影视人相聚于此、共话未来。
今年端午节期间,重庆铜梁安居古城将以传统为遵循,以龙舟为媒介,举办2021安居古城端午龙舟会,活动将从6月12日持续至14日。
显示 9078 条中的 4261 到 428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