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相同的是,他们都爱——茶!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从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青海省累计投入1.38亿元经费用于西宁段、大通段、湟中段等一批长城保护工程项目,对长城本体进行了抢险加固,改善了长城环境景观。
为推动中华始祖文化研究,4月1日,山东省伏羲尧舜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山东菏泽市鄄城县召开。
《新华字典》汉英双语版3月31日亮相第34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它以汉英双解的形式全新面世,担当起国际语言文化交流新使命。
为紧密联系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之间各城市,加速推进工作机制的完善创新,3月3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机制成立仪式在浙江绍兴举行。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马耳他社会福利基金会和瓦莱塔文化局近日举行三方视频会议,决定在今年5月马耳他“绿节”期间合作举办“中国风筝工作坊”。
“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文旅翻译工作坊”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近日正式启动。
3月26日,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暨首届鲁迅与世界文化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与合肥高新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这是合肥高新区为推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探索“文化+科技+金融”产业发展路径,努力推动高新区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启动五周年。26日,首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交流校地合作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论坛上,“澜湄青年在线”启动运行。
2021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少年“向心中国”主题演讲大赛,28日在广州正式启动。
新西兰最大的户外狂欢活动惠灵顿街头艺术节27日至28日举行,今年的艺术节规模空前,现场观众超过10万人。中国文艺节目首度亮相,受到热烈欢迎。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健康爱心包”项目启动仪式25日在京举行。
又一个唐人街即将在海外落成!据西班牙媒体报道,未来几个月,西班牙瓦伦西亚市将参考伦敦以及洛杉矶的方式建立西班牙第一个“唐人街”。此举不仅将为当地2万余名华侨华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将为促进中西两国人文交流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唐人街的落成,将为该地区经济重振注入信心与活力。
以“丝路柯桥茶和天下”为主题的柯桥区第四届平水日铸茶叶节3月25日开幕。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承诺未来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合作。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23日举行发布会宣布,第三十一届澳门艺术节将于4月30日至5月29日举行。本届艺术节将以“再出发”为主题,共推出20套节目,涵盖戏剧、舞蹈、音乐、视觉艺术等领域,精彩纷呈,美好可期。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意见,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声长调,一阵驼铃,唤醒一条几千年前的绵长驼道,讲述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国邦友谊故事。日前,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演出的原创舞剧《驼道》,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显示 9213 条中的 4581 到 46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