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指导,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澜湄国际电影周在昆明闭幕。
“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2日在中国和摩洛哥的数字媒体平台上线。同名线下展于11月2日至12月2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11月1日—5日,以“初心·匠心·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首届“中华大师汇”在浙江东阳举办。活动期间,同步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第二届中国红木家具展览会。现场工艺美术大师现场进行技艺展示。
《丝路长城影像展》11月2日傍晚在甘肃敦煌首展,这是中国长城研究院及团队近十年对丝绸之路沿线长城资源的研究精华。从几万张数字航拍照片中精选出百幅作品构成本次展览内容,多角度展示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的“千年守望”。
据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消息,11月2日起将同产业通商资源部、文化体育观光部、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联合举办为期两周的2020东盟韩流博览会。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缅甸联邦宣传部、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澜湄电视周—缅甸主题日”系列活动30日在昆明启动。
在第三届进博会举办之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大型国际性美术作品展览“共同的家园——‘一带一路’国家美术作品展”于11月2日在中华艺术宫拉开帷幕。
第十六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两岸300余人参加。论坛共签约投资项目13个、战略合作协议2个,投资意向金额共计60.58亿元人民币,涵盖电商、康养、现代农业等多领域。
位于德国西部克雷费尔德市的德国纺织博物馆11月1日推出“金线龙”中国纺织品特展,公开展示约120件带有龙图案的中国纺织刺绣服饰,吸引了当地民众和媒体的目光。
从1日在成都举行的2020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获悉,未来一段时间,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艺术创作方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加强艺术科技工作,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2021春夏系列中国国际时装周1日晚在京闭幕。本届时装周以“重构”为主题,囊括时装发布、时尚展会、专业赛事等近百场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吸引上百家商业品牌及原创设计品牌、近千名设计师参与,为原创设计落地提供助力。
2020中国科幻大会1日发布的《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科幻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累计票房为195.11亿元,其中,《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国产科幻电影票房总计达71.405亿元,是2018年国产科幻票房的2.12倍。
继音舞诗《记忆珠海——蔚蓝色的爱》首演后,珠海演艺集团日前启动创作又一部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舞台作品:民族管弦乐与合唱《珠澳情深》。作品由87岁高龄的音乐家何占豪担任艺术指导。
福建省日前出台建立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公布责任机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控机制、创新活化利用机制等9条措施,明确提出针对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确保应留尽留、应保尽保,不得大拆大建。
近日,2020世界城堡交流活动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张壁古堡举办。世界城堡协会发起宣言,倡议深化各城堡间在文化、技术、市场等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建立世界城堡旅游共同体。
近日,福建展演了由本省离退休干部自编自导自演的11部情景剧,再现一线扶贫干部脚下粘着泥土,心中沉淀真情,创新创造,为福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感人故事。
浑厚圆滑的玉玦形龙、线条优美的玉勾云形器、形似笔筒的玉斜口筒形器,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序厅,3件具有代表性的红山文化玉器映入眼帘。
由蚌埠市委宣传部、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蚌埠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经过半年来的紧张工作圆满落幕,并将在蚌埠市博物馆与广大市民见面。
为庆祝中国和斐济(FIJI)建交45周年,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携手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28日举办了中斐友谊杯歌唱比赛。
28日,第八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拉开帷幕。本届影展为期4天,将围绕“信仰、担当、使命”的展会主题,开展10余场活动。
显示 9056 条中的 4721 到 47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