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大学15日举办中国文化日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参加。活动现场,中国结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墙上贴满宣传中国文化的海报,不少黎巴嫩学生还穿上旗袍。中文专业的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写中国书法、唱中文歌,体验剪纸、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品尝了中国美食。
尊重每一种文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文明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石。
5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亚洲文明联展(艺术展)”主展“大道融通——亚洲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5月15日下午4时,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内,已经坐满了1万多名等候的观众。这么多观众早早到来,是为了等候一场盛会:亚洲文化嘉年华。晚8时,一场以“青春嘉年华,共圆亚洲梦”为主题的文化盛宴拉开大幕。
5月15日下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6场平行分论坛——“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借文化传播之力,助推旅游推广,促进中新两国经贸合作的作用日渐凸显。
“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即将于本月26-31日在重庆举办。届时,44个国家698名参赛选手将切磋技艺。5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借“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来渝举办的机会,重庆将有一支少数民族队伍带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技艺前来助阵,他们将用各自民族独有的技艺绝活向世界展示“最炫巴渝民族风”。
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往来,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首先是通过广泛的语言教育来实现的。
2019“感知中国·大美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14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拉开帷幕,这是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首次在中东欧国家举办。
中韩文化同宗同源,因此中国文化在这里更加具备基础。茶道、书画等东方传统文化也是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开展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第72届法国戛纳电影节14日晚在法国南部城市戛纳开幕。中国导演刁亦男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与其他20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将共同角逐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
近日,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演员、《昭君出塞》剧中呼韩邪单于扮演者任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匈奴王这个角色原本一直以凶猛的形象示人,但在进入“迎亲”这一幕时,又展露出了可爱的铁汉柔情的一面,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据悉,《昭君出塞》将于今年6月开启世界巡演之旅。该剧为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外名人文化传媒集团以及玉泽东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5月14日,以“新趋势 新合作 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指导,中国外文局、中国驻东盟使团、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
亚洲文化展演开幕式演出《亚洲芭蕾之夜》14日在京举行。本次演出由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承办,北京中芭演出有限公司协办。在演出中,中央芭蕾舞团携手国内外芭蕾舞艺术家,将《天鹅湖》《阿莱城的姑娘》《堂·吉诃德》等古典与现代芭蕾剧目的精彩片段呈现给观众
李玉刚版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副导演刘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版《昭君出塞》以“雅”为主,在美学概念、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突破传统舞台剧,以极简的方式传递艺术信息,通过代表性历史人物表达提倡和平、和谐、共荣的文化精神,与世界对话。
李玉刚版《昭君出塞》的艺术创作不盲目迎合现代风格,以工笔画的唯美回归清淡内心,找到呈现中国美学的剧目发展方向。《昭君出塞》制片人佟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让极简风格的东方美学走上世界舞台。
“南京遇上内罗毕”中肯联合文艺演出5月1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中国南京艺术代表团与肯尼亚本土艺术团联袂为中肯观众送上一场视听盛宴。
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日前在德西南部城市弗赖堡举行。本届比赛以“天下一家”为主题,来自德国9所高校的13名大学生参加角逐,最终来自法兰克福大学、埃尔福特大学、弗赖堡大学的大学生分获前三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亚洲文明的多姿多彩,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促进多元文明共生并进,这是亚洲文明星光闪耀的历史经验,为后人继续走向和平与繁荣指明方向。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对于即将召开的大会,亚洲国家以及众多域外国家普遍认为恰逢其时,给予高度赞赏和热切期待。
显示 8864 条中的 6221 到 62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