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照初心·人生宜春”为主题的2019宜春·第十三届月亮文化旅游节活动已安排出炉。9月5日至12日为本届月亮文化旅游节的集中活动时间。
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从2007年开始,宜春每年都举办一届月亮文化旅游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二届 “月亮之都”品牌成为宜春在中国城市群中的独特标识!
8月22日,2019宜春第十三届月亮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动员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水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上海图书馆28日和阅文集团达成网络文学专藏战略合作,“中国网络文学专藏库”揭牌,这是全国首个网络文学专藏库,10部网络文学作品入藏。
一场主题为“自然之魂”的中国芬兰联合画展27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音乐厅开幕,中国画家洪潮和5位芬兰画家的30多幅描绘自然风景的画作参展。联合画展将持续到9月6日。
“锦绣杭州·全球共舞”——2019杭州全球旗袍日活动27日在英国伦敦塔桥前举行。活动通过杭州织锦旗袍秀、旗袍换装和丝绸作画互动体验等内容,向伦敦市民展示中国旗袍文化和杭州城市魅力。
由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新中国70周年华诞暨澳中友好之夜庆典25日晚在悉尼市政厅举行,新南威尔士州侨领及侨界代表、新州政府代表共400余人出席。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西藏已有近13万件(套)可移动文物获国家“文物身份证”。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我爱你中国——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25日在青岛启动。
在2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介绍,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济南举行,全国131个曲艺项目将亮相,参演项目数量多、作品精,成为全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展示平台。
“国际儒学论坛—哥本哈根国际学术研讨会”25日至2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来自中国、丹麦、芬兰、美国、印度、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7日落幕,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112个剧种、118个剧目集中上演,让观众零距离欣赏到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
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档案学会主办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系列活动27日在京开幕。本次活动收集了上千件展品,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实物,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艺发展的伟大历程。
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委宣传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该县河郭乡赵牌村发现一块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墓志铭,距今已有471年的历史。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小组东北侧,发掘一处东周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群。随着29座陪葬墓发掘完毕,“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或为寻找遗失千年的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重要线索。
由艾哈迈德·赛义德(中文名白鑫)翻译的王小波代表作《黄金时代》近日正式在阿拉伯地区销售,这标志着又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成功进入阿拉伯国家。目前,已有不少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出版,迟子建、刘震云、徐则臣等作家在阿拉伯世界赢得较高知名度。
8月26日,“柳林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与活化主题沙龙”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明清街人民商场举行。
“魅力北京”图片展及公众日活动26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精彩的文艺表演和丰富的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波兰民众,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带一路”爱沙尼亚与中国语言学术论坛26日在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爱沙尼亚语言研究所举行。论坛旨在探讨语言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语言学术交流。
作为介绍故宫藏品、传播故宫文化的普及读物,《故宫日历》一直深受公众喜爱。故宫出版社26日举行2020年《故宫日历》发布会,推出传统版、汉英对照版、限量典藏版等9个版本的2020年《故宫日历》。
显示 9220 条中的 6241 到 62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