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政府公布了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胥传说、二弦演奏技艺、周至竹马等9大类8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遗名录。陕西省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600个。
由列日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研讨会18日在比利时东部城市列日举行。来自中国、比利时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东西方文化和谐共存与对话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将中国书法艺术融入生活器皿、将中国古老刺绣融入现代服装、将“天人合一”中国哲学观融入日常住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设计——中国设计·文化·生活体验展”17日在墨西哥城城市博物馆开展。
轻轻滑动指尖,从绳纹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土器、佛像、武士刀、书画等历史文物,悉数跃然于手机屏幕上,犹如一个包罗万象的“掌上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18日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讲座、体验式教育、手工活动等丰富内容,加深了公众对典籍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第十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映将于27日在台北登场,届时访台的大陆电影界人士名单于17日公布,其中包括开幕片《无问西东》主角黄晓明,《暴雪将至》导演董越、主角段奕宏,“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导演郭柯,《唐人街探案2》导演陈思诚等。
第71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奖评委会17日揭晓获奖名单,上海戏剧学院选送的中国导演申迪作品《动物凶猛》荣获二等奖。电影基金奖拉开了本届电影节的颁奖序幕。当天下午的颁奖仪式上,电影基金奖评委会主席、法国导演贝特朗·博内洛公布了获奖名单。智利大学选送的影片《电狮的夏天》获得一等奖,《动物凶猛》和俄罗斯作品《日历》并列二等奖,一部英国影片获颁三等奖。
1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在此间举行“北京之夜——北京国际电影节戛纳推介会”,广邀中外影人参加2019年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17日举办“意境——中国唐诗主题书画展”,多位荷兰汉学家、中国书画家及两国艺术爱好者在唐诗鉴赏研讨会赏析经典,在水墨画工作坊体悟丹青,诗书画一体的中国文化意境在荷兰都市一角重现。
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17日在浙江杭州开幕。开幕式上,中国作协首次发布《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17)》,并揭晓“2017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
当地时间16日晚,由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江苏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江苏省-北威州友好之夜”文艺演出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舒曼音乐厅举行。
中国瓷艺术展16日晚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开幕。
由中国书法家赵学礼、俄罗斯画家科纽霍夫、翻译家孔德拉绍娃合作完成的《道德经》俄文插图版新书发布会16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国驻俄大使李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贾宁及俄罗斯汉学家和中俄友好人士参加了发布会。
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6,在文创产业方面,深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春风吹过满眼绿。从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渔家文化到现在的文化贸易出口“黄金口岸”,深圳在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方面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正在悉尼举办的2018澳大利亚时装周聚焦时尚休闲度假系列,为全球时尚产业带来更多选择。
甘肃省副省长何伟15日在兰州会见了西班牙纳瓦拉自治区副主席马努·艾尔迪一行。随后,甘肃与纳瓦拉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经贸、教育、文化旅游、城市间开展务实合作。
正在伊朗访问的中国新疆文化交流团14日在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召开记者会,向中外媒体介绍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第二届“寻找汉服大使”比赛总决赛13日晚在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厅举行,参赛选手们通过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汉服之美。
5月13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同巴基斯坦开普省政府在白沙瓦举办庆祝中巴建交67周年音乐会,正在巴访问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献演了一场精彩的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民乐盛会。姚敬大使、陈伟参赞、游翼参赞,开普省省督贾格拉、首席秘书阿扎姆·汗和当地民众200多人出席。
为期10天的第11届巴勒斯坦国际书展13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落幕,共吸引全球近500家出版商参展。
显示 8889 条中的 7021 到 704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