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于27日下午在珠海举行发布会,推介将于12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第八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第七届澳门国际电视节、第六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
“中国企业在非洲”中非媒体联合采访活动28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启动,来自中国和非洲近30家媒体的40多位记者将在为期7天的行程里,对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中国企业进行密集深入的采访报道。
塞内加尔贸易部长阿里翁·萨尔27日在达喀尔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已成为塞内加尔第五大贸易伙伴。他说:“中国政府自2008年起对塞内加尔部分商品实施免关税待遇,尤其是农业及渔业产品。这不仅有利于塞内加尔相关产业发展,也促进了本国经济增长。”
缅甸首场“认知中国”圆桌茶话会27日在曼德勒举行。
“中国经济与法律专家巡讲团”27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交流座谈会。
日前,肯尼亚主流媒体转载BBC新闻,称中国正在加强对肯尼亚人,特别是贫民窟人口的汉语培训,以消除隔阂。文章称,在肯尼亚许多贫苦地区,中国公司加大投资力度,修建公路和住房,也不断加大对汉语教育培训的投入。
“感受中国古典之美——京剧艺术讲座”24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讲,这是由中国文化部外联局、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华文化讲堂”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4日在东京与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举行会谈,双方就增进旅游合作、扩大双向往来规模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日本国国土交通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经过两年半的筹备,由文化部与江苏省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文化中心24日在荷兰政治中心海牙正式落户,100余位中外嘉宾出席了当天的揭牌仪式。
“从吹糖人到剪纸,再到刺绣,海峡两岸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术。我们希望将在地民俗文化与时尚流行相结合,通过提供创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乡,令这些没落的手工艺术得到传承。”刚满18岁的台湾学子陈昱维说。
11月23-25日,由广州中山大学、高雄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两岸三校共同发起的“山海论坛”在中山大学迎来第六届。来自两岸三校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就共同关注的学术领域进行交流与研讨。
清华大学23日在京与中国侨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借助中国侨联密切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创办“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一个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高端智库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2009年,当乌拉圭商人利希欧怀揣8000美元来到义乌进货时,他未曾料到,仅仅7年后,他来华进货的资金便提高到了30万美元。”在浙江义乌从事外贸生意的哥斯达黎加籍华人鱼歌这样告诉记者。
“我发现,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当地复杂的商业环境使中资企业在巴西经营时困难重重。如果有一家专业咨询机构既能在语言和文化上与中方无缝对接,又能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对于中资企业必然极具吸引力。”今年30岁出头的田宾向新华社记者谈起他决定开办咨询公司的初衷,显得自信满满。
“纪念中文建交25周年联合画展”22日下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市海事博物馆开幕,联合画展展出了文中两国13位画家的39幅作品。
阿拉伯翻译家与汉学家联谊会21日晚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宣告成立。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冬云表示,联谊会旨在推动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涉华翻译与汉学研究事业不断发展,吸纳并培养有志于从事汉学研究与翻译的青年学者,搭建凝智聚力的思想对话平台。
为加深中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应印度德里国际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中华文化讲堂”活动11月21日在印度公务员培训学院剧场隆重举行。
由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施工的恩古瓦比大学扩建项目21日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完成交接。中国驻刚果(布)大使夏煌出席交接仪式。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2016“感知中国秘鲁行”系列活动,日前在利马举行,为秘鲁人民奉上一场场丰盛的中华文化盛宴。
20年前,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将117件国际艺术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政府,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11月21日,中国美术馆和德国驻华大使馆合作举办“纪念路德维希夫妇捐赠20周年”文化活动,研讨路德维希夫妇所捐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重温20年来中德两国人民通过艺术而加深的友谊。
显示 9062 条中的 8721 到 87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