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7天的中美友谊文化图片展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第一大城市休斯敦的孔子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图片展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一关系对世界的重要性。
由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馆举办的“中国故事·中国西藏”图片展1日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机场开幕。
中国-东非媒体座谈会12月1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与会代表就拓展合作平台、深化人员交流互访、加强在新媒体领域的交流互鉴、共同增强国际话语权等问题展开研讨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
特区政府新闻处1日消息显示,香港与匈牙利当日签署协议,设立双边工作假期计划,为两地青年人提供拓展视野的机会,获取在外地文化中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并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匈牙利的双边关系。协议将于2017年7月1日起生效。
外交部长王毅30日在北京同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共见记者时表示,他和西亚尔托外长在会谈中商定,今后中国同胞赴匈牙利可享受更多签证便利。商务人员可在24小时内拿到两年多次签证,游客争取在48小时、最晚72小时内拿到签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11月30日启动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公募项目,用于修缮位于英国港口城市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中的5座北洋水师水兵墓。这也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首个海外公募项目。
为期三天的中国文化周活动29日在喀麦隆国民议会拉开帷幕。
近一年多来,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在巴西各种学生活动中,说相声,表演武术,教汉语;他们翻译巴西经济资讯,与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共同举办活动,颇受欢迎。
第13届“乌兹别克斯坦汉学暨丝绸之路文化”学术研讨会28日在塔什干孔子学院举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的70名汉学家和汉语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澳门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于27日下午在珠海举行发布会,推介将于12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第八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第七届澳门国际电视节、第六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
“中国企业在非洲”中非媒体联合采访活动28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启动,来自中国和非洲近30家媒体的40多位记者将在为期7天的行程里,对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中国企业进行密集深入的采访报道。
塞内加尔贸易部长阿里翁·萨尔27日在达喀尔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已成为塞内加尔第五大贸易伙伴。他说:“中国政府自2008年起对塞内加尔部分商品实施免关税待遇,尤其是农业及渔业产品。这不仅有利于塞内加尔相关产业发展,也促进了本国经济增长。”
缅甸首场“认知中国”圆桌茶话会27日在曼德勒举行。
“中国经济与法律专家巡讲团”27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交流座谈会。
日前,肯尼亚主流媒体转载BBC新闻,称中国正在加强对肯尼亚人,特别是贫民窟人口的汉语培训,以消除隔阂。文章称,在肯尼亚许多贫苦地区,中国公司加大投资力度,修建公路和住房,也不断加大对汉语教育培训的投入。
“感受中国古典之美——京剧艺术讲座”24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讲,这是由中国文化部外联局、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华文化讲堂”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4日在东京与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举行会谈,双方就增进旅游合作、扩大双向往来规模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并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日本国国土交通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经过两年半的筹备,由文化部与江苏省政府合作共建的中国文化中心24日在荷兰政治中心海牙正式落户,100余位中外嘉宾出席了当天的揭牌仪式。
“从吹糖人到剪纸,再到刺绣,海峡两岸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术。我们希望将在地民俗文化与时尚流行相结合,通过提供创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乡,令这些没落的手工艺术得到传承。”刚满18岁的台湾学子陈昱维说。
11月23-25日,由广州中山大学、高雄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两岸三校共同发起的“山海论坛”在中山大学迎来第六届。来自两岸三校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就共同关注的学术领域进行交流与研讨。
显示 9071 条中的 8721 到 87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