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 风行天下”为主题的外交部第五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6日在外交部蓝厅举行。外交部长王毅表示,贵州虽然处于中国西部内陆,但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地位。今天,贵州正依托“一带一路”连接线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实行开放战略的生力军。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6日,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在英国天空卫视开办的“中国时间”节目时段开播仪式在上海举行。
为加强中美青年研究力量之间的交流,推动两国理解与合作,“第十一届中美青年领袖对话会”5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中美青年围绕“一带一路”和“中美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缅甸曼德勒4日举行汉语水平考试,参加考试者不仅有学生,还包括政府官员、僧侣,显示缅甸学习汉语的人数正在增多。
美国休斯敦孔子文化中心3日举行成立大会并为孔子玉雕圣像举行揭幕典礼。美国国会议员艾尔·格林,得克萨斯州政府代表,休斯敦文化、教育及侨界代表等约百人应邀出席活动。
中央民族乐团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印象·又见国乐》3日在墨西哥国家美术宫盛大上演,《春江花月夜》等经典中国民乐曲目为2017墨西哥“中国文化年”活动拉开了序幕。
在2日至3日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保护濒危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发言时表示,濒危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中紧迫的重要议题,中国政府愿积极参与并支持濒危文化遗产的国际保护。
作为“中埃文化年”的收官之作,由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及甘肃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甘肃文化周”活动2日晚在开罗歌剧院拉开序幕。
“一带一路”自古以来便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日前,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上百名文化学者和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就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合作保护与传承传播进行了深入研讨。
为期7天的中美友谊文化图片展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第一大城市休斯敦的孔子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图片展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一关系对世界的重要性。
由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馆举办的“中国故事·中国西藏”图片展1日晚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机场开幕。
中国-东非媒体座谈会12月1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与会代表就拓展合作平台、深化人员交流互访、加强在新媒体领域的交流互鉴、共同增强国际话语权等问题展开研讨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
特区政府新闻处1日消息显示,香港与匈牙利当日签署协议,设立双边工作假期计划,为两地青年人提供拓展视野的机会,获取在外地文化中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并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匈牙利的双边关系。协议将于2017年7月1日起生效。
外交部长王毅30日在北京同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共见记者时表示,他和西亚尔托外长在会谈中商定,今后中国同胞赴匈牙利可享受更多签证便利。商务人员可在24小时内拿到两年多次签证,游客争取在48小时、最晚72小时内拿到签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11月30日启动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公募项目,用于修缮位于英国港口城市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中的5座北洋水师水兵墓。这也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首个海外公募项目。
为期三天的中国文化周活动29日在喀麦隆国民议会拉开帷幕。
近一年多来,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在巴西各种学生活动中,说相声,表演武术,教汉语;他们翻译巴西经济资讯,与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共同举办活动,颇受欢迎。
第13届“乌兹别克斯坦汉学暨丝绸之路文化”学术研讨会28日在塔什干孔子学院举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的70名汉学家和汉语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澳门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于27日下午在珠海举行发布会,推介将于12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第八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第七届澳门国际电视节、第六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
“中国企业在非洲”中非媒体联合采访活动28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启动,来自中国和非洲近30家媒体的40多位记者将在为期7天的行程里,对在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中国企业进行密集深入的采访报道。
显示 9380 条中的 9021 到 9040 条结果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