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国际合作中心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药茶产业联盟,及山西省部分医药龙头企业召开座谈会,就推动山西药茶产业“走出去”,参与中国印尼药用植物保护研究创新合作进行交流。
1月上旬,中国(重庆)智慧医疗创新技术应用发展高峰论坛在渝举行,会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正式发布了《2020智慧医疗发展研究报告》,围绕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概况、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等五大方面对智慧医疗的最新发展作了报告,报告认为数字经济飞速发展下,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全面迎来好时机。
多米尼克政府于2019年将援多医院改扩建项目完成后的名称改为“中多友谊医院”。随着第三阶段门诊楼和2#医技楼的交付使用,“中多友谊医院”新大门也正式投入使用。
澳门大学近日表示,该校获国家正式批准立项建设“精准肿瘤学前沿科学中心”。这是国家在港澳地区布局的首个前沿科学中心,将聚焦在澳门常见多发肿瘤疾病的预防、发生、转移、耐药等重大问题,围绕四个方向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工作。
1月11日,驻利比里亚大使任义生赴利国家公共卫生研究院(NPHIL)出席中国政府援利拉沙热治疗药物捐赠仪式,利首席医疗官兼卫生部副部长凯特(Kateh)、利国家公共卫生研究院主任麦考莉(MaCauley)、世卫组织驻利副代表杜沃克(Duworko)及使馆经商参赞李江、援利医疗队队长张昊等出席,麦考莉主持。
1月14日,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巴西普兰塔公司、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综合发展局通过线上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中巴双方在传统医药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合作。
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与米纳斯吉拉斯州综合发展局以及巴西普兰塔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推动中巴双方在巴西蜂胶和草本资源等领域的产品推广和医学合作。
据塔斯社14日报道,俄罗斯伽马列伊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中心院长金茨布尔克当天表示,2月起,俄罗斯新冠疫苗“卫星-V”的月产量将达到约4万剂。
柬埔寨王室莫迪塔基金会向柬埔寨王家军总医院捐赠医疗设备交接仪式13日在王家军总医院举行。
1月12日上午,驻纳米比亚使馆举行仪式,向纳卫生与社会服务部交付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捐赠的医疗器械。
印度尼西亚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11日宣布,给予中国科兴公司研发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许可。
近日,泰国总理府新闻副发言人拉差达向媒体透露,泰国内阁已批准13亿泰铢(约合2.8亿人民币)的政府财政预算,从中国订购200万剂新冠疫苗,这些来自中国的疫苗首先将为泰国一线医护人员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易感人群进行注射。
伴随着中国新冠疫苗在国内外推广使用,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日益得到多国卫生部门和专业人士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据阿联酋卫生和预防部当地时间1月5日宣布,阿联酋当局合作科研机构与中国国药集团达成协议,将在中方授权下在当地生产国药疫苗,另外还将额外从中方进口数百万剂已经生产好的疫苗。这也是中国新冠疫苗在上个月初阿联酋正式获批上市后,中阿双方在联合抗疫上再次加深合作。
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争分夺秒开展疫苗研发。目前,中国国药集团中生北京公司、中国国药集团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三家企业研发的疫苗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各项条件。包括中国疫苗在内的新冠疫苗问世,正给世界带来希望和曙光。
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由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发起设立,2018年入驻东升国际科学园,旨在对接全球医疗创新技术与资源,为医疗器械、诊断服务等创新项目提供创新培育平台。
秘鲁总统萨加斯蒂6日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秘鲁已与中国国药集团达成购买该集团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协议,首批100万剂疫苗将于本月抵达秘鲁。
近日,埃及、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陆续订购中国新冠疫苗,引发外媒广泛关注。多家外媒在报道中普遍认为,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有效,值得信任。
记者5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加强产业链有机衔接,推动企业加快疫苗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扩产能,保障新冠病毒疫苗生产供应。
显示 5340 条中的 3761 到 37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