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认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案例并不是常规事件,没必要过度担忧,该病例的意义在于帮助科研人员更深入了解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26日宣布,中欧班列“长安号”防疫物资专列24日抵达意大利米兰。专列承载着45个集装箱物资,自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一路驶来,带来了友谊和希望。
孟加拉国卫生部门26日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该国24小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519例,累计确诊超30万例,达302147例;新增死亡病例54例,累计死亡4082例;新增治愈3427例,累计治愈190183例。
德国《世界报》26日报道,德国联邦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日前首次发布了该国新冠感染者感染地点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感染者系在居住场所感染。
菲律宾卫生部26日通报,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6时,该国过去24小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5277例,目前菲律宾累计确诊病例已达202361例。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25日宣布,非洲地区目前已根除野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
截至北京时间25日6时3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超237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81万例,87个国家确诊病例超过万例。大多数国家都开始将疫苗作为对抗新冠病毒的武器。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24日表示,172个国家将参与该组织主导的新冠疫苗全球供应项目。
刚果(金)卫生部长隆贡多25日表示,该国自2018年流行的麻疹疫情已经结束。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南苏丹后,受到在南中国同胞的热烈欢迎。在全力开展对外工作的同时,专家们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对部分中资企业和侨胞开办的酒店、医院等进行实地走访,就加强疫情防控提出专业指导意见。专家们还为在南中资机构企业举 办了防疫培训会。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巴西协同抗疫,加强双边合作,中国向巴西友好省州捐助了大量抗疫物资,并举行视频研讨会、共享疫苗成果。此举表达了中巴领导人对合作抗疫的高度重视,展现了两国人民“虽远隔重洋万里,但同舟共济携手抗疫”的深厚友谊。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8月2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已经有17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国际合作倡议框架下的“新冠疫苗全球获得机制”(COVAX),这一机制下有9种疫苗,世卫组织正在对其进行评估,以确保获得尽可能多的疫苗产品。此外,世卫组织也在对其他候选疫苗进行评估。
香港一名33岁男子3月底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经治疗后康复出院,于8月外游返港后再次确诊。香港大学研究人员25日表示,这是全球首宗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案例,显示曾受感染人士并非终身免疫。
25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相关司局在京举行的全国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启动仪式上,一段押韵上口的快板,通俗地唱出了健康饮食方式的重要意义。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近日正式刊印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是在前期总结武汉市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与疫情流行趋势关联性的论文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数学模型评估了防控效果,揭示了新冠病毒的传播特征。
据中国驻安哥拉使馆官网发布消息,当地时间8月21日,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龚韬向安哥拉总统夫人安娜·洛伦索转交中国政府通过非洲第一夫人发展联合会向安哥拉捐赠的抗疫物资,并代表驻安使馆向安哥拉“自由成长”运动捐款2万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4日表示,目前已有172个国家和地区表示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COVAX全球新冠疫苗计划,目标是2021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至少20亿剂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说,中方愿继续为阿塞拜疆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抗疫合作。
南苏丹副总统兼国家应对新冠疫情特别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巴吉20日在南首都朱巴会见中国援南苏丹抗疫医疗专家组全体成员。
中非两国人民在合作抗疫中开辟了合作的新方向与新路径,双方加大了在抗击疫情与发展经济各领域的整体协调与互动力度,双方的国家治理合作有了新的方向与平台。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非洲地区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达1148849例,累计死亡26664例,累计治愈871590例。其中南非、埃及、尼日利亚、摩洛哥、加纳累计确诊病例较多。
显示 5302 条中的 3941 到 39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