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尚东医院正式开业。50张崭新的病床,采购自中国的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医护人员正准备接收第一批病人。
据报道,新加坡首个候选新冠疫苗LUNAR-COV19日前已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展开临床试验。该疫苗是由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与一家美国医药公司合作研发的一种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
日本富士胶片控股将构建供应链,以在日本国内稳定生产有望作为新冠治疗药的“法匹拉韦(favipiravir)”。作为原料厂商的电化(Denka)和钟化(Kaneka)等约15家企业给予协助,准备自9月起每月生产30万人份的法匹拉韦。日本从海外采购原料面临物流方面的风险,将转为国内采购。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23日向社会公布,提到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粤港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在初具规模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科技创新展现出勃勃生机。
据白通社从白俄罗斯驻匈牙利大使馆获悉,白俄罗斯“纳提维塔”合资有限公司和匈牙利Pharma Gap Kft公司在布达佩斯签署了合作协定。
在泰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乡村医疗志愿者发挥了巨大作用。多年来,志愿者们一直活跃在乡村疾病控制与防疫领域的一线。泰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发言人塔威信近日表示:“志愿者们为成功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津巴布韦首家采用“中国标准”的新冠诊疗医院尚东医院将于23日开业,接诊新冠患者。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21日更新的数据显示,该国登革热单周新增病例数连续6周超过1000例。截至18日的一周中,新加坡新增登革热病例1736例,创历史新高。
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人们期待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最近一段时间,多个国家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取得进展,在有关医学期刊上密集发布了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
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让世人倍加期待新冠疫苗。近来,中国、英国、俄罗斯、美国等国研制的新冠疫苗取得一定进展。不过这些候选疫苗都还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全球疫苗研发仍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0日,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6个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设施项目在武汉同步开工。项目建成后,将增强武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中国研究团队20日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论文说,他们对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了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是安全的,并能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中国提供的一批人道主义援助医疗物资16日运抵阿特劳。哈萨克斯坦反腐败行动署阿特劳分局协同当地社会检查人士组成的工作组,全程监督了对来自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接收、卸载和清点工作。
过去数月,中国和非洲国家经受新冠疫情严峻考验,相互声援、并肩战斗。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驰援非洲,中非友好互信在团结抗疫中更加牢固。
把“一带一路”打造成维护人民健康的健康之路,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
随着5G网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主城区基本实现覆盖,新疆开始加快智慧医院建设。作为首批试点医院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移动15日共同开展了5G智慧医院试点。
2020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本国企业共生产各类药品总价值达580亿坚戈,还生产了超过6500万只口罩、6000万只手套和200万套防护服。
显示 5303 条中的 4021 到 40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