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国和非洲紧密团结在一起,守望相助、并肩战斗。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坚守岗位,积极助力当地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获得各界广泛赞誉,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泛美卫生组织驻乌拉圭代表乔瓦尼·埃斯卡兰特(Giovanni Escalante)表示,政府迅速反应、社会总体遵从防疫措施、拥有健全的医疗体系和支持防疫的科学手段是乌拉圭能够基本控制疫情的关键因素。
由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主办的“国际抗疫合作系列研讨会”暨“传统医学合作”专场日前以视频方式成功举行,中国和巴西两国的医学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医学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4日宣布停止其“团结试验”项目中羟氯喹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两个分支的试验,理由是这些分支试验中的新冠住院患者病亡率几乎或完全没有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第二次新冠全球科研论坛2日闭幕。为期两天的论坛通过网上讨论的形式,汇集了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0名新冠研究人员和专家,免费分享了研究方法和原始数据,显示了全球科学界团结抗疫的努力。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的任何一个科室,只要提起孙鲁英院长,大家都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凡是找她看过病的患者,无不对她精益求精的医德赞不绝口;凡是认识她的人,大家都统称她“三高院长”,即学历高、医德高、医术高。
研究报告的作者说:“这项研究成果明确支持了使用他汀类药物对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为后续开展他汀类药物是否具有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心。”
缅甸经贸部对外贸易数据显示:在2019—20新财政年度期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6月12日),缅甸向国外出口大米及碎米已创汇6亿多美元。
“非洲各国正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非洲抗疫成效关系着全球抗疫进程,中国为非洲抗疫提供了坚定支持和巨大帮助,为非洲战胜疫情注入信心和力量。”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蒙亚埃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首台出口泰国的中国高端医疗影像CT设备交付仪式25日在曼谷市郊的泰国拉玛提波迪医院举行。泰方表示,相信中泰两国同心抗疫,定能妥善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
由中国驻巴西大使馆、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联合中巴多家机构共同主办的“国际抗疫合作系列研讨会”暨“一线救治经验”交流活动日前举行。多位在一线从事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工作的中巴医生就患者治疗策略进行交流讨论。
“双心室拯救计划”是当下小儿心脏外科领域最高难度系数手术,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个别医生掌握。记者25日获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主任张海波向此项技术巅峰发起挑战。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多国专家的见证下,中国医生们独立成功完成了这项世界顶尖技术。
日本乐敦制药6月23日发布消息称,8月以新冠肺炎患者为对象启动再生医疗临床试验。
南非金山大学23日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南非将从本周起开始开展非洲大陆首个新冠疫苗临床试验。
记者23日从教育部获悉,近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以“无条件通过”成绩正式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医学教育认证质量得到国际认可。
由巴西中资企业协会、贸促会巴西代表处联合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复工复产座谈会”22日举行。来自巴西寰球普医诊所的一线医生受邀介绍当前巴西疫情状况,并指导如何进行自我防护。
中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他们在重庆市进行的调查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体内抗体水平会迅速下降。此外,无症状感染者的免疫反应弱于有症状感染者。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日前通过计算机模拟确认,一种名为α-酮酰胺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复制。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化合物具有发展为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潜力。
眼下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中亚地区,麦浪滚滚,瓜果飘香,各行各业的人们正忙着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一列列被喻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将急需的防疫物资、电气设备、建材产品和日用百货等运至当地,保证了产业链供应稳定。如今,中亚地区国家的中资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助力当地经济复苏,“一带一路”合作稳中推进。
由中国和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国南非、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共同发起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17日以视频方式举行。非洲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中国全力支持非洲国家增强应对疫情能力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认为非洲和中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将在团结抗击疫情过程中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显示 5303 条中的 4061 到 40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