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公布,合作区建设由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区域?为什么要设立这一特殊区域?方案中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国家“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正式启动,境内外上市企业达77家,2023年签约231个项目,总投资达2395.33亿元。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2月28日发布。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29日表示,该商务合作区建设主要聚焦三大核心功能,分别是便利国际商务交流、服务高端国际会展活动、提升培训服务质量。
记者从海南省儋州市有关部门获悉,儋州洋浦数字保税区近日通过验收,海南率先在全国打造数字保税区,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两头在外”的数字加工产业。
2月20日,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企业政务服务驿站揭牌启用,该驿站将政务服务“窗口”搬到企业“家门口”,为社区入驻企业提供“零距离”政务服务。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一直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创新的天地”,从而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2月18日,西安高新区举办2024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32个项目、总投资346亿元,并签约落地42个项目、总投资512.5亿元,全力冲刺2024年“开门红”。
2月2日,合肥高新区产业用地全域治理党建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安创谷全球路演中心举行。
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暨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宣介会1日在北京举办。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做好企业用工服务,抓好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推动大众创业,深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多项措施。
近日,西安拓尔微电子产业基地项目封顶仪式顺利举行。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建设进度怎样?
1月23日下午,合肥高新区2024年生命健康产业用地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在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举行。
合肥高新区“科大硅谷”通过创新生态营造、招募全球合伙人、探索建立“团队+基金+载体”运营模式,实现“科大硅谷”创新打法。
近日,商务部集中发布了47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五力’新模式”案例入选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四个高新’战略实施三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布局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干成了一系列稳经济、促产业、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月17日,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在“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年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年来,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丝路软件城,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厚植宜居宜业营商环境新土壤,“筑巢引凤”,发展起了一批高质量的产业。
花明国际幸福城商业街、停车场建设如火如荼;辣美椒甜基地内老板忙得不可开交,线上线下卖货两手抓;“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内游客如织……这一切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离不开宁乡市花明楼镇党委政府对于镇域营商环境的保驾护航。
新设立的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中方园区,以诏安工业园区、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山经济开发区、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等5个漳州园区为依托,构建“一园、五片区、多基地(中心)”的空间布局,总规划面积266.73平方公里。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中国经济积势蓄势破浪前行的一年,也是西安高新区“四个高新”建设的跨越之年。
显示 4508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