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持该国某些最偏远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努力已经结出果实。
中国呼吁非洲青年最大限度地参与中非合作,以促进非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转型。
面对气候变化等威胁,中美两国年轻人之间更多的交流和对话有助于建立信任。
俄罗斯国内对中国武术的兴趣浓厚。
在过去十年里,非洲各地开设十多所鲁班工坊,象征着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大陆分享职业教育专业知识。这些学校与其他众多中非人才建设合作项目一道,为推动该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西班牙成为欧洲推动中国游客流量复苏的引擎。
中国对赛跑的需求正在迅速超过中国大型赛事所能提供的参赛名额。
在东盟,官方网站列出的孔子学院从2021年的33所增加到目前的42所。泰国以16所位居榜首。东盟还设立了数十个孔子课堂。
无须努力宣传就有留学生自动前来的时代在日本已然过去。如今日本各大学竞相到留学生预备校“招揽生意”,各高校争抢的对象是中国人。
中国国际入境人数正在稳步回升,因为中国试图吸引外国游客,以提振国内经济。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习惯网上购物,中国各地的零售商正利用收集印章这一日益增长的趋势来增加线下商店的客流量。
2024年“五一”假期初步数据显示,旅游热潮正在形成,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预计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期间,中国将迎来一波强劲旅游热潮,相关行业将抓住机会,通过大规模消费重振中国经济。
中俄将2024-2025年定为中俄文化年。随着中俄两国庆祝建交75周年,两国文化交流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变得更加频繁。
为提升经济增长,中国着力简化出入境手续,近几个月来,国际航班稳步增加,越来越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虽然中国旅游业的复苏时间比最初预期的要长,但一些市场几乎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整个非洲市场已经接近100%的恢复。
中国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中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那里消除贫困的方法之一是依靠文化和传统。2016年以来,依靠旅游业的发展,该县约有3万人摆脱了贫困,约占全县脱贫人口的25%。
中国在2023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
老挝政府将2024年定为“老挝旅游年”。目标是吸引国内外游客620万人次,旅游、住宿、餐饮和购物收入达到至少13亿美元。疫后中老铁路已被证明是许多本地和外国游客的“必游之地”。
清明小长假期间,更多游客踏上旅途,为中国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迹象。
显示 409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