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罗斯最大的线上零售书城“城市阅读”的统计,今年1月至2月中国作家的作品销量增长约82%。
国际机场协会(ACI)发布的最新年度全球机场客流量预测报告(WATF)显示,美国仍是航空旅行需求量最高的国家,但中国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超越美国。
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重燃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大量曝光,一种时尚风潮在中国年轻人群体中流行起来:汉服风格。
本文探讨了中医药作为文化力在东南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应用,考察了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人中医药公司利用中医药互相施加影响的情况。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旅游需求约为2019年水平的83%,远高于2023年1月份的57%。专家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前往东南亚国家,中国游客出境游将推动这一需求。
新冠疫情过后,中国球迷和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升温。据业内高管称,主要的国际体育品牌正将目光投向大湾区,将其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
今年前两个月,到泰国的游客同比增长五成,其中中国游客人数最多。
举办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冰城”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哈尔滨已经准备好了!
最近,“新中式”服装、发型、妆容火爆出圈,这种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的风格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中国专家和年轻人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新中式”风格的兴起不仅让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当代的魅力,也彰显出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不断增强。
想在中国成为“网红”的外国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策略,以期获得中国网友的关注。一些人展示他们在舞蹈或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一些人表达对中国文化的钦佩,通过展示“对中国甲亢式的热爱”来吸引网络流量。
哈尔滨无疑是这个冬天最火的地方,不仅吸引了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游客,也吸引了海外的游客。“哈尔滨现象”甚至引发连锁效应,让东北另外两个省份吉林和辽宁受到关注,带来旅游热潮。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卫星社采访了今年在俄罗斯庆祝春节的中国学生和老师,他们表示,今年莫斯科举办的系列春节庆祝活动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他们感受到特别浓厚的年味,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
本文把旅游业作为亚太地区一个创造出口收入的部门来审视,提出了政策干预建议,旨在帮助各经济体增强旅游业的抵御力,提高竞争力,增加该行业的出口收入。
如今,莫斯科人决定弥补与中国美食错过的岁月。
像“韩流”一样,泰国的媒体明星和产品也赢得以中国“粉丝”为主的亚洲观众。然而,与“韩流”不同的是,正在崛起的“泰流”似乎仍然太弱,无法在疫情后显著吸引中国游客前往泰国。
春节是中国最热门的旅游季之一,很多景点都张灯结彩,成为拍照的好背景。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国际游客来说,在参观历史景点时穿上传统服装,都能带来更多乐趣。
随着免签国家增加、国际航班恢复,内地出现数年来最火热的春节出境游行情,东南亚继续成为热门目的地。由于今年春节假期较长,出境游目的地也由“4小时飞行圈”向“12小时飞行圈”拓展,除了英国、西班牙等传统欧洲目的地外,智利、阿根廷等远途国家订单也快速上升。
曾经蜂拥去看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影迷正在逐渐消失。
去年,中国旅游业从疫情的重创中逐渐复苏,受益者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旅游服务提供商携程集团(Trip.com Group)。据悉,2023年第三季度,携程营收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净利润达到46亿元(约合6.37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的2.45亿元增长超18倍。
作为这个冬天中国最火爆的旅游目的地,哈尔滨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显示 409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