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多来,中国开往欧洲的渝新欧、义新欧等中欧班列超过21条,2015年1-10月份,开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就有1070列。要善于利用中欧班列联通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的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加强包括人员、物流等方面的贸易和投资往来。
尽管伊朗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关系的恶化可能会使印度与伊朗政府的交往蒙上阴影,两国重要经济和战略领域的汇集仍将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英国退欧:欧盟终结的开始》由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Jan Rood于5月25日发布。文章认为,英国退欧将给整个欧盟带来冲击,后果难以评定。英国退欧发生之时恰逢欧盟各条战线出现裂痕之际。不过,这种裂化主要是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的功用和必要性日渐怀疑导致的。欧洲怀疑主义的熊熊烈火已迅速燃遍欧盟。
当莫迪下月抵美会见他的“朋友”奥巴马时,将受到热烈欢迎,但双方未来仍有许多困难有待理顺。印美双方可能不会成为盟友或伙伴,前者要求利益和精神的趋同而后者崇尚平等,美印双边关系中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因此,双方应合理地寻求谅解和包容。
多年来,为避开中美对峙和出于谨慎心态,印度一直避免派出高级官员参香格里拉对话。印度此次虽派出内阁安全委员会成员、国防部长帕里卡尔,却未给他太多发言机会,而他本可以在会上充分地展示印度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态势。
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下台凸显了埃尔多安对正义与发展党(AKP)的掌控力及对权力的收紧。埃尔多安无法容忍异议,对其领导权构成潜在政治挑战或许导致了达武特奥卢的下台。达武特奥卢的辞职为新总理的到来铺平了道路,这将是一位只会忠实地推进由埃尔多安所设议程,而不多话的新总理。
《英国退欧后面临的现实》由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Robin Niblett于6月24日发布。文章指出,英国脱欧不仅推翻了英国与欧洲邻国的关系,而且打破了英国现有的政治秩序。
随着英国退欧余波的漾开,其对亚洲的影响难以评估。但这一影响应当是温和且可控的。作为回应,亚洲应强化其区域金融安全网。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6月29日发布的《英国退欧对能源市场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示,英国退欧公投后,英国从欧洲机构中剥离出来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将分多个步骤进行。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来自欧洲和英国的领导人将就退欧条款,解除英国欧盟成员身份以及英国和欧盟未来关系进行磋商。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6月30日发布的《英国政治动荡给退欧火上浇油》一文中表示,英国退欧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导致英国陷入政治混乱之中。苏格兰民族主义者明确表示进行苏格兰独立公投;而接近400万英国民众签署请愿书,要求重新进行英国退欧公投;同时,劳工党正面临反对领导人的内部叛乱之中。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Julien Barnes-Dacey在《叙利亚与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稳定性的下降》一文中表示,在难民、恐怖主义和国内分裂方面,黎巴嫩、约旦和土耳其迄今为止对叙利亚内战的溢出效应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但现在,该地区脆弱的稳定性命悬一线,尤以土耳其最岌岌可危。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J. Peter Pham在《以色列返回非洲》一文中表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本周成为自1993年伊扎克・拉宾拜访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以来第一位到访非洲的现任以色列政府首脑。内塔尼亚胡此行访问了乌干达、肯尼亚、卢旺达、埃塞俄比亚;在乌干达,他还会见了南苏丹、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领导人。
南海虽然现在局势很紧张,但并非没有出路。如果中美两国智库界和政策界能够充分意识到管控分歧、坦诚对话、慎思而行与寻求共识的重要性,进行实质性学术交流,将对南海局势和中美关系大局都起到十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显示 5173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