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国先贤基于对“人性本恶”的假定,曾设计出一套有别于欧洲传统的权力制衡系统,即通过三权分立的“低效民主”,来防范体系本身崩坏。再加上政党制约、“司法独立”以及媒体监督,以弘扬国内思想领域的多元主义。
自2021年2月缅甸军方发动政变以来,缅甸政治冲突不仅升级为国内危机,也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虽然东盟领导人于4月24日就缅甸问题达成了五点共识,但在缅甸制止暴力、应对多重危机和恢复民主的地区行动极为有限。
东盟峰会没有邀请缅甸军方领导人敏昂莱出席,这是前所未有的冷落行为。尽管如此,这是东盟维护信誉和国际地位的必要举措。鉴于东盟不干涉成员国内政和以共识为导向的决策传统,做出该决定绝非易事。然而,缅甸军政府在2月政变后在落实五点共识以恢复该国和平方面一拖再拖,这让东盟别无选择。
东盟处理缅甸危机的表现凸显了该组织的内部分歧及其特殊性质。尽管《东盟宪章》涉及东盟的目标和运作原则,但它没有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尤其是对如何处理成员国政变的问题。东盟是一个国家间机构,其权力天生受限,并倾向于以共识为基础进行决策。
岸田文雄当选日本自民党新总裁,将成为日本下一任首相。鉴于此,岸田文雄的未来施政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他的对华战略。由于当前中日关系充满猜疑和互不信任,合作态度可以带来互利。鉴于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岸田文雄不希望让日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北极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在北极的迅速崛起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印度地缘政治和经济安全的问题。例如,中国的北极崛起会以何种方式加剧印度的地缘政治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印度应加强与北极国家的接触,并应寻找机会,深化自身在北极的治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勘探方面的参与。
有人认为,美国战略重心从打击中东地区恐怖主义——以及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长期战争”——转向与中国竞争,导致对抗日益升级并可能爆发战争。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天然气和石油产量增加,使许多人认为,美国不再需要确保海湾和中东北非地区能源顺畅出口。本文作者认为有充分理由挑战这两个假设。
18日晚间,印度、以色列、阿联酋和美国外长举行的部分线上、部分线下的峰会,形成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地球这一侧的非正式“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想法。那么,这次谁是视频聊天室里的大象呢?不用猜都知道,是中国。
欧洲没有必要为了保护美国霸权而与中国开战——不管是冷战还是热战。原因是,这只关乎美国的输赢而非欧洲的。另外,美国霸权是危险的、不可预测的,不再符合欧洲利益。相反,欧洲需要最终学会自立,那样它至少能避免参与自己不想要的争斗。那种争斗对欧洲有百害而无一利。
本月底,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将在意大利召开。自去年峰会以来,大约一年时间里,日美欧等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与中国在安全保障和人权方面的隔阂进一步加深。但与此同时,两大阵营通过供应链紧密相连,还共同面对全球变暖这一共同课题。
9月16日,欧盟推出《欧盟印太合作战略》,主要目标是捍卫和巩固基于规则的地区秩序,支持“稳定、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该战略确定了欧盟参与的七个优先领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绿色转型”、“海洋治理”、“数字治理”、“连通性”、“安全与防御”和“人类安全”。
受困于选民意见的分裂、民众对于政治的不信任、贫富分化、新闻报道中的党同伐异、结构性种族歧视的国家不只有美国。但在富裕的民主国家中,美国的这些问题最严重。如果这个最强大、影响力无与伦比的国家的社会撕裂与机能不健全问题愈发严重,全世界缺少领袖国家的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9月15日高调宣布建立澳美英联盟(AUKUS)。澳大利亚和美国在这一领域深化合作将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联盟网络,这对于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本政策简报评估了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在气候安全领域的作用,包括其当前和未来可能的承诺。尽管大多数欧安组织参与国关于需要解决气候安全问题的政治势头不断增强,但对于如何在这一重要问题上取得进展似乎存在分歧。本政策简报提出了欧安组织推进其在气候安全领域的作用的4个途径。
德国会继续成为其他自由民主国家效仿的榜样吗?答案更多在于经济而非政治。
本文描绘委内瑞拉石油行业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的衰落情况,委内瑞拉当前石油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多重严重后果,概述石油将如何影响委内瑞拉可能的政治过渡,以及这种过渡对石油和环境意味着什么。
澳美英联盟(AUKUS)不利于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并危及其国家安全。澳美英联盟可能影响澳大利亚的外交决策,给政府更少的选择,这并不可取。历史记录表明,澳大利亚在安全关系上需要更强的独立性,在军事上需要与美国保持更大的距离。
外交需要创新。视频会议外交就像飞艇一般。飞艇出现后,未能取代远洋轮船,并在30年内被飞机取代。因此,在通往更加数字化的外交未来的道路上,视频会议外交可能只是一个尴尬的“中途站”。
美国的地缘战略性退却,及其以国内为中心的支出,为中国提供了成为超级大国的独一无二的机会。
与中国改善关系将有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这毋庸讳言。提出共同的遗留问题、摸索对话的突破口、定期进行磋商、促成首脑外交——日本需要用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
显示 5193 条中的 761 到 7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