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民众的生活恢复正常,观察人士预计,中国包括消费、投资和外贸在内的广泛领域的商业活动有望逐步复苏,这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
西班牙特雷西斯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拉卡列表示,中国经济全面重新开放的可能性是市场2023年可以期待的“最大利好”。
2022年,中方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了一批实打实、沉甸甸的发展成果。
俄媒盘点了中国“铁路外交”过去一年在全球推进的情况。
加强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之间的跨境基础设施连通性是多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其主要推动因素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促进了双边关系和贸易往来,并通过这种方式加速走向多极世界。
俄罗斯工业通讯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在俄罗斯中小企业外汇结算中占比超过欧元,二者占比分别为31%和28%。俄罗斯其他大型银行也证实了这种趋势。
中国正利用区块链提升跨境贸易效率。
经济学家和行业参与者普遍预计,中国的重新开放将为苦苦应对持续高通胀的全球经济提供支撑。
在我们刚刚经历的2022年至少有六大技术趋势值得一提,而科技巨鳄马斯克买下推特并不是最重要的。
中国最大航天承包商的负责人表示,中国可能在2027年前后完成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首飞,该火箭能够发射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新飞船。
“相互尊重”几乎成为日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举行的一系列峰会的最热词。
根据俄中两国最近签署的一项协议,两国将在2023年联合举办600多场体育赛事。
今年石油价格犹如过山车。一些反映地缘政治、经济和公共卫生危机增多的价格起伏在数月里震撼了世界。原油价格在今年即将结束时和在年初时一样,均低于象征性的100美元大关。
方尖碑形状的“标志塔”摩天大楼高耸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45公里处的沙漠之中,是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标志性的耗资数百亿美元的新行政首都闪闪发光的核心。新行政首都将容纳埃及的政府办公机构,最终目标是容纳约500万居民。
中国计划在2028年建成月球基地,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可能在2023年便将拉开帷幕。
有丰厚资金支持的中国企业,也曾悄悄向日本钢铁企业询问技术合作意向。虽然技术合作没有实现,但中国正谋求通过跳跃式发展在氢炼铁方面取得成功。
在联合国就一项新的全球自然保护协议进行的谈判进入最后48小时之际,中国18日发布了一份拟议文件,该文件将对关于保护世界野生环境和物种的协议产生影响。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的预测基础是,明年世界经济将分为两个区域:欧元区、美国和英国将在上半年进入衰退,而世界其他地区(除中国外)的增长将继续减弱。
中国取得飞速发展的理由,比较容易受到关注的是“人才”和“研究费用”。但熟悉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的笹川和平财团理事长角南笃表示:“首先是制度。”
显示 2261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