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创新,反映了一种让创新思想更贴近客户的取向,从而推动更加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制造业和消费品领域,也发生在其他许多产业中。
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新的增长引擎纷纷涌现,新业态蓬勃发展。
中方呼吁尼日利亚利用数字经济来消除贫困。中方还呼吁加强合作,以解决消费者保护、身份验证、数据本地化、跨境数据流、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等问题。
根据在澳门举行的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2022)》,巴西、安哥拉和葡萄牙是其中得分最高的葡萄牙语国家。
德国最大租车公司西克斯特(Sixt)计划在今后6年内采购10万辆中国厂商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
中国预计将加快发展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以优化其电网性能,并使之转向更加环保的方向。
中国正向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导者地位迈出新的步伐。量子计算是一项有前景也充满挑战的技术,该技术有朝一日可能会加速科学研究,并改变从金融、制药到物流和绿色能源等行业的面貌。
中国对欧洲的太阳能设备出口大放光彩。据该报根据海关数据进行的计算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欧盟的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激增约138%。同时,今年前8个月的太阳能电池总出口增长了91.2%。
从冰墩墩到景区雪糕,从故宫玩具到疫下“绿马”,放飞的想象力正渗透中国消费的不同方面。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上一学年,有8622名内地学生入读香港8所公办大学的本科项目。香港高校来自中国内地的本科学生人数以近10年来的最快速度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印尼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铁线预计将于11月投入试运行,这将是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中国作为全球绿色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正在稳步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北京始终遵循多边协商、共同贡献的原则,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已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作为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经过了50年,两国的经贸关系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当初因劳动力成本低等原因,日本企业在中国兴建工厂。伴随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位置逐渐从“工厂”转向“市场”。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今年年初生效,中国与东南亚正推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正从“工业经济”转型至“数字经济”。
随着内地实现全面脱贫,共同富裕接棒全面小康成为未来政策重点。官方强调共同富裕是通过调整税收、社保、住房等政策缓解贫富悬殊,减轻群众教育、医疗、居住的负担,使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析人士指出,当今中国的经济复兴只是一个开始,而中国的崛起将造福所有合作伙伴。
中国二手市场不仅已经很成熟、很好用,而且成为省钱的重要手段。
两家中国投资机构计划在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新建一处矿产能源产业园,有望通过选矿业务和绿色能源开发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国家预备航天员选拔,首次开放载荷专家一职予港澳人士参与选拔,港产航天员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凸显国家航天事业发展一日千里。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近年港人可以投考内地公务员,香港公务员未来亦有机会到大湾区城市“挂职”,此次开放港澳地区参与载荷专家选拔是重要里程碑,标志港人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家层面事务。
显示 2261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