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目前处于历史高位。而在美联储决心持续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即便这意味着让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大多数长期货币观察人士认为,几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美元升值。
美国经济学家对俄新社表示,美国面临转入持续滞胀的风险。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将陷入衰退,消费品价格快速上涨。
据一份新报告称,新冠大流行期间,中国以美国无法企及的速度深化了与东盟经济体的关系。
无论衰退与否,美国经济复苏已经结束。无论官方最终会不会宣布经济陷入衰退,最新经济数据发出的信息都令人警醒:复苏实际上已经结束。
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建立发展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
对投资者来说,印度可能会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尽管人口增长在某些人听来是个喜讯,但它首先暴露出了印度的严峻形势——印度已经无法为人民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也不能很好地供养人民。
根据一项内容详实的计划,中国打算将本国软实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着眼于在未来3年将自己打造成文化出口强国。
全球化不是一个阶段,它是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
据估算,中国对全球南方最大的一些经济体的出口规模比疫情前增加了近一倍。多个因素推动了该数据的激增,不过最重要的助推力之一是中国在数字与实体基础设施领域的战略投资,从印尼和巴西的宽带网络到土耳其的发电厂及东南亚的铁路。在西方国家质疑全球化所带来的收益之际,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化的主力军。
面对美国,迅速崛起的中国并没有慌张。没有慌张是有充分理由的——事实上,理由有十个之多。
IMF预测,2022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放缓至3.2%,比4月的预测值低了0.4个百分点,约为去年增速的一半。它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9%,而3个月前的预测值为3.6%。
如果你向最新的人工智能架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做一台有知觉的计算机或者一只恐龙甚至松鼠是什么感觉?这些人工智能的表现可能已经相当令人信服。但在处理其他看似直截了当的任务时,它们的表现就不是那么好了——有时甚至差劲到了危险的程度。
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拥抱量子技术。中国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计称,2023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只能隔离了,尽快接种‘疫苗’,搞不好还可能冲击世界经济”,一些盛产香蕉的国家和地区正在为香蕉传染病的流行而担忧。导致香蕉枯萎的病原体正在全球肆虐,“不久的将来香蕉可能绝种,再也吃不到了”,类似的悲观论调甚至不再被认为是杞人忧天。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美国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低信任度已持续近二十年,只有20%的人表示相信联邦政府大多数时候会做正确的事情。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一个科学家团队研制出一种特性类似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新型塑料,这种塑料由植物“不可食用”部分制成,易于生物降解。
据28日发表的一份新研究报告称,全球半导体短缺问题对汽车业的影响很可能至少持续至2024年。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导致世界各地人们的睡眠时长缩短,这可能增加健康风险,而且会尤其影响到老人、妇女和低收入国家的人们。
宝马公司努力追赶行业领先者特斯拉公司和中国国内竞争者,正式在中国开了一家150亿元人民币(约合22亿美元)的新工厂,核心业务就是电动汽车。
商业调查显示,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削弱了消费者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美国和欧洲经济6月大幅放缓,这加大了全球陷入衰退的风险。
显示 2261 条中的 461 到 48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