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列从哈萨克斯坦的十月镇始发、满载着55车共110个货柜小麦粉的中亚班列,经阿拉山口岸入境,顺利抵达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香炉山站,并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行分拨,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正式实现去程与回程的双向贯通,湖北省第二条与中亚及欧洲贸易的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全面打通,进一步提升了武汉在国际物流中的枢纽地位,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体系
以“跨越时空山海,青春力量传递中非友好”为主题的第九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在京开幕。
9月10日,中老首届职工技术技能交流活动暨第五届“雨林英才”汽车维修工(机动车尾气诊断治理)技能竞赛在景洪市举行。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论坛为期两天,以“合作求变 共建未来”为主题,汇聚超过90位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领袖及逾百个代表团,与会者逾6000人。
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彰显的是我国供应链企业提速出海的发展趋势。
9月8日,由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与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呼和浩特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将构建“央地联动、内外协同、多元叙事”的国际传播体系,推动呼和浩特对外传播工作迈上体系化、专业化、精准化新台阶,为呼和浩特走向世界搭建全新窗口。
9月7日,“北疆文化边境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启动。活动旨在挖掘北疆文化内涵,聚焦锡林郭勒盟在强边固防、非遗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以全媒体形态讲好北疆故事。
9月8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在北京举办“临甲7号沙龙”专题吹风会。负责上合组织中方国家协调员工作的范先荣大使围绕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成果等进行主题发言,并同中外记者互动交流。
海关总署9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出口方面,增速虽较前7个月微幅回落0.4个百分点至6.9%,但进口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至下降1.2%,使得外贸进出口平稳增长态势得以延续。
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截至2025年7月,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4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额4800亿美元。
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50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
9月9日上午,2025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及配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桂林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截至9月7日,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1%,较去年提前37天突破这一数据。
近期,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蒙古国计量官员研修班顺利收官,共有19名来自蒙古国的计量管理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学习。
9月6日,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发布《回应时代呼唤 解答世界之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中英文智库报告,受到与会嘉宾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讨论。
从东非草原到北京交大,从校园书声到高铁轰鸣,肯尼亚青年卡里乌用七年青春回应了时代召唤。当东非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贯通家乡时,他和无数同胞的人生轨道也悄然改变。
工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正在推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加速转型。2025年9月6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交流大会于辽宁沈阳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以“智领工业 全球互联”为主题,共计约250人参加此次大会。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9月6日发布的《回应时代呼唤 解答世界之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智库报告认为,中国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以敏锐洞察全球形势变化为特质,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关的新热词,正是这一特质的生动注脚。
显示 17354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