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非草原到北京交大,从校园书声到高铁轰鸣,肯尼亚青年卡里乌用七年青春回应了时代召唤。当东非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贯通家乡时,他和无数同胞的人生轨道也悄然改变。
工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正在推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加速转型。2025年9月6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交流大会于辽宁沈阳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以“智领工业 全球互联”为主题,共计约250人参加此次大会。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9月6日发布的《回应时代呼唤 解答世界之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智库报告认为,中国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以敏锐洞察全球形势变化为特质,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关的新热词,正是这一特质的生动注脚。
近日,在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派出专家团队赴柬埔寨,对中国援建的达岱、额勒赛、斯登沃代3个水电站开展特种设备一体化检验工作,有力保障电站特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为深入推进中非质量提升计划,推动中非规则标准“软联通”,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开展第6期对非合格评定能力提升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医学能力验证专业技术培训”,来自肯尼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专业人员参训。
截至9月4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突破100万标箱,达1001455标箱,同比增长72.5%,首次实现年度发送量突破百万标箱。
在“聚南方力量 应世界变局”主题下,来自110个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的260余家机构约500名代表将围绕和平共识、发展动能、合作新途、文明对话四个方面议题展开广泛交流,推动全球南方之声激荡回响、更加清晰响亮。
9月5日至9日,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云南举行。来自110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260余家机构约500名代表,聚焦“聚南方力量 应世界变局”主题开展广泛交流。
9月5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佳木斯至同江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迎来关键节点:随着汽车吊将一片长32米、重134.3吨的预制T梁精准落位在同江特大桥墩台上,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设计、中铁二十三局承建的佳木斯至同江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同江特大桥进入架梁施工阶段。
据介绍,江西吉安将全力打通“公转水”“水转水”运输通道,打造赣江航运重要枢纽,为更多企业降物流成本、稳外贸渠道提供支撑。
葫芦丝独奏《秋绪》悠扬婉转,“生命树”装置上缀满用中文和缅文书写的祝福书签。9月5日,2025中缅媒体双城论坛——“吉祥说・胞波情暖”故事会在昆明举办。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将于9月5日至9月9日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110个国家以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260余家机构约500名代表,将聚焦“聚南方力量 应世界变局”主题开展广泛交流。中外嘉宾期待媒体智库深化交流合作,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建设,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陆港物流繁忙运转、跨境电商活力迸发、智能制造迭代升级……在传统外贸承压的背景下,江西瑞金文创玩具产业却一派生机盎然。
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海上合作的战略支点,全球目光再次聚焦这座城市。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9月4日应询表示,阿富汗发生强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阿方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阿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地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主要包括帐篷、毛毯、食品等灾区急需物资。
9月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山东青岛挂牌成立。
8月29日,江西农业国际贸易业务培训暨海外招商推介活动在南丰县举行,此活动为江西省首次举办。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之一,是三国共谋发展、共促繁荣的和平友谊之路。
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是中国面向世界最重要的陶瓷艺术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全球化语境下推动中国陶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1年以来,以“瓷的精神”“瓷的旅程”为主题的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引发了陶瓷艺术界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有效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
9月2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启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加强在绿色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
显示 17357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