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亚洲能源合作论坛27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国的能源专家建议,亚洲各国要在维护能源供给与运输安全、完善能源交易和定价机制、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亚洲能源安全挑战。
近年来,农行甘肃分行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瞄准农民致贫根源精准发力,让当地农民和企业有了奔头、尝到甜头。
中国广核集团28日对外通报,该企业在当日于巴黎开幕的第二届世界核能博览会设立展台,向国际客户推介中广核的核心竞争力和具有国际潜力的自主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方案“华龙一号”、具有广阔前景的ACPR系列小型堆以及我国自主核电数字化仪控“和睦系统”等,吸引了全球市场关注。
从湖南省商务厅获悉,“2016湖南·非洲国际产能合作暨工商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6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21个非洲国家的37个政府部门和63家企业将与湖南省内300余家企业现场开展一对一洽谈对接。
兰渝铁路兰州东至夏官营段于28日6时开通运营,这是兰渝铁路在甘肃境内开通运营的首段线路。
去年中越两党总书记实现历史性互访,就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中越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的成果显示了两国关系继续向好发展的势头,符合两国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也显现双方在战略合作与分歧管控等层面的一致共识。
在“一带一路”绵长的路线图中,希腊最大港口比港地理位置优越,它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后的大港,也可以通过中欧陆海快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起来。近十年来,通过中远海运集团的参与,比港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拉马托夫口中的卡姆奇克隧道全长19.2公里,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巴比斯科地区,穿越库拉米山、库伊尼德及萨尼萨拉克萨伊河等复杂地质环境,是全长169公里的“安格连-帕普”电气化铁路的“咽喉”。项目建设3年来,中乌双方团结一心,精诚合作,攻坚克难,顺利建成这条中亚第一铁路隧道。
“一带一路”倡议是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关注的焦点之一。与会的全球政商人士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致力于在全球打造一个高效的经济共同体,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规避不确定性风险,惠及更多国家加快发展。
北方重工集团28日成功并购美国罗宾斯公司(The Robbins Company),此举将进一步提升辽宁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据介绍,美国罗宾斯公司具有60年的发展历史,其硬岩掘进机技术代表了世界最先进水平,企业品牌在世界隧道掘进机领域享有盛誉。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28日在重庆表示,中国应在现有油气合作基础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继续深化扩大合作领域,向着建设油气大通道、油气大产业,以及油气大市场的方向发展。
28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学选与正大集团执行副董事长谢吉人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大集团、中建股份、中建科技、中建一局发展共同签订了中建正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协议。未来三年,中国建筑将与正大集团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房地产开发与建设,装配式建筑研发与建设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亚投行也会支持非‘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合作会让所有人受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6月28日夏季达沃斯“‘一带一路’多方共赢”分论坛上表示。昨日,为期3天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闭幕。
亚投行行长金立群透露,亚投行将会覆盖更多国家,今年下半年还将有20个意向方加入,届时将会有约90个成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二三十年以后,“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促成相关地区与中国形成一个比较松散、比较有效的,比欧盟更加高效的经济共同体。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官庆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原有海外市场布局基础上,“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建筑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为公司勾勒出了更加清晰的海外发展蓝图,是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的指挥棒。
海外投资能源项目具有初始投资高、开发周期长、现金流不确定等特征,资金融通可谓是项目运行的重要支撑和命脉所在。与会专家在27日于重庆召开的“2016亚洲能源合作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需借力政策性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多边开发机构以及私营部门等其他机制和平台所提供的多元化金融支持。
受英国“脱欧”公投影响,拉美主要国家股市、货币在公投结果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继续呈下跌和贬值态势。分析认为,英国“脱欧”公投在短期内将继续影响拉美金融市场稳定,但对外贸和投资影响有限。
今年3月,美国政府声称,中兴通讯及其三家关联公司因向伊朗转出口美国管制货物,违反美国相关出口禁令,将这四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即美国出口限制名单。此后中兴通讯向美国政府提出名单移除申请,美国商务部同意授予三个月的临时许可,暂时解除对其出口限制措施,有效期截至6月30日。
近年来,主打智能制造的“工业4.0”不仅在德国也在中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的智能制造被认为是未来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业界人士认为,紧跟这一发展趋势、实现智能升级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中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与德国有较大合作空间。
6月27日,中日韩自贸区第十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与日本外务省外务审议官片上庆一、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助理金学道分别率代表团出席。在为期一天半的谈判中,三方将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协定领域范围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显示 70060 条中的 68381 到 684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